下载此文档

夏光――《沙家浜》郭建光的原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夏光――《沙家浜》郭建光的原型
大凡看过京剧《沙家浜》和沪剧《芦荡火种》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主角是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郭建光的艺术形象光彩照人。京剧《沙家浜》里很多人物都有原型,比如阿庆嫂、胡传魁等。它的故事就取材于江苏常熟阳澄湖畔芦苇荡中,新四军36名伤病员英勇抗敌的真实历史。这36名受伤战士的指挥员正是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的学生夏光。
武昌农讲所聆听毛泽东讲课
夏光,1909年1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26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各地农民运动迅猛开展起来。当时在县中学读书的夏光深受影响和鼓舞。7月从县中毕业后,就立即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成为大革命中心,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提议在武昌举办一所大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培训一大批农运骨干,以解各地急需农运干部的燃眉之急。为了尽快筹备武昌农讲所,毛泽东亲赴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国民党党部,得到三省党部的支持,组织农运骨干和其他进步青年到武汉参加入学考试,年仅17岁的夏光是湖南方面的报考青年之一。
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作为该所常务委员,实际主持教学,并担任农讲所《农村教育》、《农民问题》这两门主课的教员,还向学生们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夏光在这里聆听了毛泽东、瞿秋白、李立三、彭湃、方志敏、李达等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讲课和演讲,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在这里,农讲所学生实行军事编制,800多个学生编成一个总队,总队下设区队、大队,每天进行两个小时军事操练,每周到郊外进行军事演习一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训练,夏光成为能文能武的农运骨干,并在农讲所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19日,武昌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每个学生都得到一枚铜质五角星形毕业证章。学生毕业后,大多以各省农民协会特派员的身份回到自己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夏光被党组织派回武冈县,从事恢复党组织工作。
临危受命组建“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军”
1928年初,中共武冈县党组织遭到破坏,夏光被迫出走,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28年、1930年,他曾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后保释出狱。1937年10月,经徐特立介绍,夏光参加了平江游击队,后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他任该团二营军事教员。1938年5月,一支队在陈毅的率领下,由皖南东进,开赴苏南茅山地区。这期间,夏光由营长吴泳湘、副营长王义顺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夏光又调任三支队六团作战参谋。
1939年5月,六团奉命改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由总指挥叶飞率领来到苏常太地区,向敌后发展抗日根据地。时任作战参谋的夏光,积极协助总指挥工作,打击日、伪军,争取发展地方武装,孤立不抗日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不断扩大抗日力量。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夏光兼任新开办的教导大队大队长,对要求参加新四军的贫苦农民和青年学生进行短期军政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他还协助总指挥,积极对争取过来的地方武装进行收编,使江南抗日义勇军不断壮大。不久,江南抗日义勇军整编为五路,夏光任第五路参谋长。至此,江南抗日义勇军由原来的600多人发展到4000余人。1939年9月,为团结抗战,避免与与国民党军磨擦,江南抗日义勇军奉命西撤。当时夏光由于连续作战,经常彻夜不眠,患了眩晕症躺在床上不能动。经领导研究决定,让他暂时回阳澄湖地区休养。夏光随即将所有作战文书记录全部交给参谋处,化装成便衣,带了个通信员,通过忠义救国军控制地区,回到濒临阳澄湖的肖泾、陆巷,在我军后方医院与
“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等治病养伤的同志会合。
那时所谓的后方医院是到处流动不定的,芦苇荡和群众家里就是病房,生活十分艰苦。在雾蔼沉沉的阳澄湖畔,原来分散隐蔽在芦荡各处的后方医院伤病员逐渐集中起来,由中共常熟县委安置在董浜附近一片密密层层的芦苇丛中。医院里有几十个伤病员,还有一些医护人员,总数100人左右,完全没有武装掩护。日伪军到处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忠义救国军特务武装和土匪也要追赶这批伤病员,以作投敌的准备。日伪匪特四处骚扰洗劫,周围的形势异常险恶。伤病员白天只能借着秋阳睡一会,每天要等到天黑才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饭菜。有多少个“沙奶奶”、“阿庆嫂”、“沙四龙”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保护、悉心照顾这些伤病员。一次,驻守昆山的日军窜过阳澄湖,突然包围了隐蔽在曹浜村的后方医院,撤离已经来不及了,乡亲们纷纷把伤病员隐藏在自己家中。沈河翠大妈一个人在家中柴草堆里藏了4个伤病员,机智地与前来搜查的日本兵周旋,临危不惧。交通员连柏生在执行任务时突然与一群下乡
“扫荡”的日军相遇,他连忙躲进附近村子的一户人家。这家女主人是个年轻妇女,正在给孩子喂奶,她认识连柏生,见日军正在追捕他,急中生智把孩子递给他。日军追来了,指着连柏生问女主人:“他是什

夏光――《沙家浜》郭建光的原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