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制作人:隋清娥
2011年9月
阅读理论与经典文本赏析
关于课程
一、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对影响大能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风貌和特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性作品,进行介绍、分析、鉴赏和批评。
二、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沿革脉络及基本知识有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了解,以此为背景,对现当代文学的一些经典性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鉴赏、批评,以此进一步加深对于中,提高人文素养。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节中国现当代诗歌经典作品赏析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散文经典作品赏析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作品赏析
第四节中国现当代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四、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诗歌含义:指运用高度凝练而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来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抒发真挚而强烈的人类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特征:浓郁的抒情性、高度的凝练性、丰富的想象性和语言的音乐性。
诗歌作品的赏析法:
捕捉意象与意境—赏析者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去捕捉作品中出现的各种意象,体验和挖掘其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进而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出作品所要呈现的意境,真正进入诗歌作品的审美艺术世界,获取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审美快感与审美愉悦。
体悟诗味—诗味是指诗歌作品所具有的能够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情绪、给予欣赏者审美愉悦的特定品性。赏析者理应通过对诗歌作品的字斟句酌、反复吟咏,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感受力与想象力,来深切地感悟和体味诗歌中所寄寓的作者的深幽婉曲的情思和意味,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意蕴,即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解析诗语与诗法—赏析者需要熟悉并把握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方式及其规律,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语言的意义,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风格做出精当的分析、评判和定位。赏析者还应了解并熟练掌握诗歌表达的一些独特技巧:比、兴、反讽、象征、夸张等。
诗歌含义:运用高度凝练而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来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抒发真挚而强烈的人类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特征:浓郁的抒情性、高度的凝练性、丰富的想象性和语言的音乐性。
诗歌作品的赏析法:
捕捉意象与意境—赏析者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去捕捉作品中出现的各种意象,体验和挖掘其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进而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出作品所要呈现的意境,真正进入诗歌作品的审美艺术世界,获取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审美快感与审美愉悦。
体悟诗味—赏析者对诗歌作品字斟句酌、反复吟咏,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感受力与想象力,深切地感悟和体味诗歌中所寄寓的作者的深幽婉曲的情思和意味,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意蕴,即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解析诗语与诗法—赏析者熟悉并把握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方式及其规律,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语言的意义,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风格做出精当的分析、评判和定位。赏析者还应了解并熟练掌握诗歌表达的一些独特技巧:比、兴、反讽、象征、夸张等。
诗意:多解性、不确定性
诗语:陌生化、含蓄性
诗法:创造性、多样性,
第一节中国现当代诗歌经典作品赏析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后期盟主和代表诗人及散文家。原名徐章垿。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美国克拉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徐志摩受西方教育熏陶,拥有欧美化的自由主义思想,作诗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的诗人形象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其爱情诗及散文奠定的,一生留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二、《偶然》赏析
《偶然》的爱情观:
在爱情际遇中会有无数个“偶然”,像“云”会“偶尔”投影在水的波心,也像不相识的的“你我”偶尔相逢在“海上”。“云”“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也各有各的“方向”,面对如此结局的“偶尔”相爱,爱情主体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勇敢地承担人生和命运的无奈,从容地相遇和别离,宽容地给予和付出。这是诗人孜孜以求的至善至美的爱情品格和平等尊重的爱情内涵。
《偶然》艺术美:
首先,《偶然》具有音乐美。
其次,构思精巧,诗歌充满“张力”。
再次,《偶然》具有意象美。
最后,章法较整饬,词藻清新、自然,
风格灵动飘逸。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
中国现当代诗歌经典作品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