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
先进制造技术(作业)
现代虚拟制造技术简介及应用
小组 2班05组
年级 2011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系(院) 汽车学院
指导教师赵琳
2014年5月 16日
小组成员及分工完成情况
1、组长: 5 姜帅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整篇论文内容的确定,查找各种资料以及对整篇论文的审核。
2、成员:4 佟强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一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及对论文格式的审核。
3、成员:7 闫宗旺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整篇内容的筛选,论文格式的整理与修改及对整篇论文的审核。
4、成员:8 裴晨皓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二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协助组长审查论文。
5、成员:9 王睿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二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协助组长审查论文。
6、成员:3 卢鹏飞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三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协助组长对论文修改。
7、成员:6 王丛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三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协助组长对论文修改。
8、成员:0 孙源
具体工作:主要负责第四章的资料查找、内容的筛选及资料的汇总和编写协助组长对论文的修改。
摘要
虚拟制造技术(virtu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VMT)是以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为基础,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统一建模,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从设计、加工和装配、检验、使用整个生命周期的模拟和仿真。可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模拟出产品及其性能和制造过程,以此来优化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过程,优化生产管理和资源规划,以达到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和生产效率最高化,从而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波音777,其整机设计、部件测试、整机装配以及各种环境下的试飞均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其开发周期从过去的8年缩短到5年;Chrycler公司与IBM合作开发在虚拟制造环境用于其新型车的研制,在样车生产之前,即发现其定位系统及其他许多设计有缺陷,从而缩短了研制周期。尽管虚拟制造技术的出现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虚拟制造的应用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虚拟制造技术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状况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虚拟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1
虚拟制造技术的提出 1
虚拟制造技术的概述 2
虚拟制造技术的特点 3
虚拟制造的应用领域 4
第二章虚拟制造技术的种类和建模技术 4
虚拟制造技术的种类 4
虚拟制造技术的建模技术 5
虚拟制造技术的建模技术 6
第三章研究与应用 9
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9
国内的研究与应用 10
虚拟制造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关系的研究 10
第四章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 11
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虚拟制造的应用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绪论
虚拟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虚拟制造技术(VMT)正是在强调柔性和快速的前提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并在90年代得到重视和发展。它是以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为基础,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统一建模,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从设计、加工、装配、检验直至整个生命周期的模拟和仿真。这里所说的制造过程,包括产品级的制造和企业级的生产管理,国际上称之为“大制造”(B-Manufacture)。目前国际上对虚拟制造并没有统一的定义,1994年7月在美国俄亥俄州举办的虚拟制造用户专题讨论会上,人们根据制造过程的侧重点不同将虚拟制造分为三类,提出了“三个中心”的分类方法,即“以产品为中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和“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以产品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是将制造信息加入到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过程中,在计算机中生成制造过程原型,对多种制造方案进行仿真,对数字化产品模型的性能、可制造性、可装配性、成本等进行分析,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以期尽早发现产品设计及工艺过程存在的问题。
“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是将仿真信息加入到生产计划模型中,以便快速便捷的评价多种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计划和制造环境的配置。主要是根据企业现有资源对不同的加工过程进行评估优化,决定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是将仿真能力加入到设备控制模型中,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虚拟环境,使企业在考虑车间控制行为的基础上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控制。
虚拟制造技术的提出
从虚拟制造形成发展的过程来看,虚拟制造概念的最初提出与虚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