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
摘要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层与根本,幼儿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能否得以实现。从目前来看,我国幼儿教育仍是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并未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针对幼儿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教育界提出了“家园合作”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家园合作”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构建学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家园合作的含义,其次着重分析了家园合作的成因及其意义,最后阐述了家园合作的途径。
关键词:家园合作成因意义途径
目录
摘要 I
1 引言 1
2 家园合作的含义 2
3 家园合作的原因 3
4 家园合作的意义 5
5
5
5
,激发他们积极合作 6
,发挥幼儿和家长的主体性 7
5 家园合作的途径 8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幼儿教育是儿童进入义务教育的准备阶段,如何实现幼儿教育的优质化、素质化是全社会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幼儿教学主要参与者始终是教师,而家长则始终只是“局外人”的身份并为真生走进幼儿园的管理中来。使得家长缺乏主人翁意识,并不利于幼儿园管理和幼儿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历史原因本论文从幼儿教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及其影响。一直以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仔细分析其中的含义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只有幼儿园与家园长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密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都要加强沟通,架起幼儿园育家庭沟通的桥梁,双方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使我们家园双方都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从而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园生活中两个重要标志,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家园合作的含义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方式,更是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互动”使家长和老师、幼儿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对于家长和教师自身来说,家园合作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家园合作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或得教育的知识经验。对于教师而言,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也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为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途径。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不但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还可以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掌握孩子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知晓并理解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
幼儿时期不仅是孩子各种能力得到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儿童成长的监护人,家长与教师一样,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并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习惯养成环境,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帮助儿童更好更快的融入周围环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教师、幼儿园之间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急切需要幼儿园和教师、幼儿园和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在培养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多注重示范和引导,当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最初展示的行为便是模仿,通过不断的模仿,使这些行为逐步得到内化和强化,从而形成刺激—行为的联结,一旦刺激呈现,幼儿便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总之,榜样学习是低幼儿童学习和形成某种习惯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
3 家园合作的原因
合作是双方的,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进行合作。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与学前教师对儿童的教育比较而言,虽然在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他们的教育目标却完全一致,即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使儿童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拥有相同教育目标的家长和教
浅谈家园合作 - 副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