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怀念母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搜集季羡林生平简介及其相关作品《赋得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季羡林这篇──《怀念母亲》。(齐读课题)
二、复习
1、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回忆课文:课文写了季羡林的几位母亲?是哪两位?
三、深入品读课文
导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去寻找他永久的悔恨。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你读得很熟练。老师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2)刚才我们听别人读了,自己也读了。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吗?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3)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恨”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字。
(4)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
(5)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6)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7)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出示补充材料,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生齐读。)
(8)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在比如:(出示补充材料,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齐读)
(9)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出示补充材料,指名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

怀念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