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
执教者 李冠华
课型:课内自读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⒉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⒊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
教学重点:情节线索的作用
教学难点:主要人物与主题的表达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今天我们就来解读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
二、讨论课文,了解实物(叶子)作为情节线索的作用,借以把握情节发展㈠ 课前已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小说,并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共有55段(检查是否落实)。
㈡ 请同学们说说,小说共写了哪些人物?
答:琼西、苏、贝尔门、医生
㈢ 小说名为《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片叶子和小说中哪些人物直接发生关系?
⒈ 最后一片叶子和琼西的关系
① 最后一片叶子最先在文中何处出现?(请同学配乐分角色朗读)
② 最后一片叶子和琼西有何关系?(学生讨论)
答:琼西眼里的最后一片叶子是生命的征兆,是死神的化身,苦难世界的终极。琼西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藤叶终将掉完,年轻、纯洁的琼西却不该过早逝去,矛盾到了高潮。
没想到最后一片叶子历经了一天一夜风雨仍傲然挂在墙上,琼西恢复了生的信念,又一天,琼西脱离了危险。
③ 为什么最后一片叶子奇迹般挽救了琼西的生命?(学生讨论)
注意前文医生话语中的伏笔(第7、11段)
琼西从叶子得到了启示,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使药物治疗的效果成倍提高。
④ 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叶子居然能够抵挡“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这可能吗?为何琼西会相信最后一片叶子是真的?
答:躺在床上看得不真切;
那么单纯,根本没想过会是假的;
画得逼真;
尽管生活的苦难逐渐泯灭她生的欲念,但她那么年轻,对艺术的追求刚开始,潜意识里有着对生命的渴望。
⒉ 最后一片叶子与贝尔门的关系
①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画上去的,找出文中对贝尔门的描写(请同学读第30段)
答:怪异的模样、火气十足,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一个失败的画家,还爱说大话,喝酒无节制。一个生活、事业的失意者。
②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画的,前文可有伏笔?贝尔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32、35、36段)
答:在普通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③ 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最后一段)
答:因为这片叶子不仅是贝尔门追求40年,等待25年的艺术结晶,还是贝尔门人性的象征,它融进了贝尔门的爱、善和宝贵生命,成为了真正的不朽杰作。
⒊ 小说情节的作用
“最后一片叶子”串联
最后一片叶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