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党心谱写街道先锋之歌
凝聚党心谱写街道先锋之歌
今天,市委组织部在这里召开庆祝建党八十二周年事迹报告会。我作为全市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有幸参加会议,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紧紧抓住“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条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营造街道“大党建”格局,为争创全省第一街,建设“文明、富裕、开放、繁荣”的新重庆,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面,我把近年来重庆街道党工委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做以下汇报。一、营造乐民心的文化品位多年来,我们街道党工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务群众之所需。通过广泛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确定党工委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增强,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街道党工委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与社区建设同步进行,发挥群体共建优势,开展“乐民心”工程,为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品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借鉴深圳、广州等先进发达地区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街实际,投资近百万元在各社区建立了具有全的市民学校,一次性配齐了多功能桌椅、背投电视、影碟机、音响等高档电教设施。新华社区市民学校成立时,社区的退休老干部赵成山感慨万分地说:“街道党工委花这么多钱办市民学校,说明党工委心中装着群众,我一定要把有生之年全部奉献给社会”。针对社区内楼房多、活动空间少,广大居民群众缺少健身场所和设施的实际状况,党工委考虑到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即使办事处经费再紧张,也要为居民增强体质创造条件。2016年初办事处与上海方面进行联系,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集了30多万元购买了“英派斯”室内健身器材和12处室外健身设施等相关器材。新华社区腾出社区面积最大的房间作为健身房,并积极做好居民楼住户的工作,将其楼下的空地作为室外健身路径。2016年7月,在激昂的鼓乐声中,重庆街道新华社区健身俱乐部正式开业,居民代表刘树森为俱乐部剪彩,他动情地说:
“党和政府时刻把我们老百姓的需要记在心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我要把身体锻炼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同年7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到我街视察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关心老年群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使社区的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016年我们同省老年大学联合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社区老年大学,80多位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同志在社区学声乐、学舞蹈、学英语、学电子琴,课堂上是学友,课后是好友,现在这些老人已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为社区的文化活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还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我们街道与吉林省评剧团联系并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由吉林省评剧团派专人训练和指导居民排演各种文艺节目。街道先后开辟了人民广场、省银行、万达沃尔玛等活动场所,组织居民成立了木兰剑队、老年模特队、歌咏队、秧歌队、健美协会等众多群众性文艺演出团体。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崇智社区国联高层“和心俱乐部”在
凝聚党心 谱写街道先锋之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