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时几个名词:
名称
概念
说明
物距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u来表示
像距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v来表示
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用f来表示
正立或倒立
像和物体上下、左右均一致为正立的像;像和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为倒立的像
相对于物体而言,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
放大或缩小
像的大小大于物体大小的为放大的像;等于物体大小的为等大的像;小于物体大小的为缩小的像
可以通过比较像距和物距来判断:若像距大于物距,则是放大的像;若像距等于物距, 则是等大的像;若像距小于物距,则是缩小的像
实像或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像既能用光屏承接,又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特点
像距v
应用
与物位置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
f<u<2f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
/
/
/
/
探照灯
U<f
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不能确定
放大镜
成像图
说明:
(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必倒立,且物与像分居透镜的两侧,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成虚像必正立,且物与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一定是放大的。
(2)物体沿主光轴移动,像也沿主光轴移动。对于实像来说,物体向靠近镜的方向移,像向远离镜的方向移,且像越来越大。对虚像来说,物向镜移,像也向镜移,且像越来越小。
(3)物体的物距一定,垂直主光轴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移动时,虚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是一致的,但实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即物向上移,像要向下移;物向左移,像要向右移。
(4)透镜一部分被遮挡,这部分不透光,其余仍透光,仍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些。透镜破裂后去掉一部分,就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①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凸透镜、,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依次放置这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的前提。能在光屏上显示的像是实像,l而凸透镜成实像时,。
(2)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该在同一直线上这是像成在光屏上的前提。如果做这个实验时用的是光具座,在调节时只要按程序操作,很容易完成共线调节;但是如果你在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光具座就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3)实验中凸透镜的镜面、光屏面应大致平行这也是保证像成在光屏上的条件。因为若镜面和光屏面不平行,如
凸透镜呈像规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