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节点整治探讨
【摘要】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根据存在问题,在黄河下游原有整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下游河道节点整治,对节点整治的目标、主要整治参数及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对节点整治与原有整治方案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分析。
中国论文网/8/view-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整治;节点;小流量
通过在黄河下游开展的河道整治,游荡性河段河势游荡范围得到有效控制,水流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堤防防洪安全,有效地防止了塌滩、塌村,提高了引黄取水的保证率,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小水畸形河势、二级悬河、滩区发展、供水保证及其它相关问题。对于上述河道整治所面临和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河道整治工程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水沙条件,改变目前小水畸形河势局面,提高两岸供水保证率,促进滩区发展,开展了下游河道节点整治研究。
1 节点整治目标
目前黄河下游的河道整治以防洪为主要目的,按照中水河槽进行整治的,其工程平面型式是按中水河势流路设计的。根据近年来的河势变化和模型试验结果看,在中常洪水情况持续作用下,现行的整治方案能较好的控制河势变化,起到控导主流和稳定主槽的作用,并且在此情况下,河流的输沙能力也比较高。
在目前采用的整治方案下,为控制小流量下不利河势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工程送流能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按原整治方案又不得不安排了许多续建工程。续建工程部分坝垛的布置位置已超出原中水整治方案规划范围,且有的坝垛甚至进入预留的行洪河宽之内。如果今后的河道整治工程仍是简单地按目前的整治方案和设计采用的标准进行建设的话,续建坝垛可能会对河道的行洪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黄河下游河道节点整治预期目标:通过工程措施,使小水流路得到基本控制,增强河道整治工程对下游河势的控制能力,使下游河势向规划流路演变,尽可能塑造稳定窄深河槽。节点整治不是否定中常洪水建设方案,而是对中常洪水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使小水流路也能得到控制并达到预期目标。
2 节点整治主要参数
根据黄河下游的来水过程,其来水将出现明显的分级趋势,即(1)在大洪水情况下,洪峰流量得到削减,但仍会超过4000m3/s,出现几率明显降低;(2)中常洪水包括调水调沙洪峰多在2000m3/s~4000m3/s,其历时和出现频率较水库修建前的中常洪水4000m3/s~5000m3/s均要多;(3)正常运用情况下,流量多在300 m3/s~800m3/s,其出现几率超过60%。
整治流量:1000m3/s;
工程结构型式:潜坝为主,坝顶宽7m,边坡1:;
排洪河宽:1200m~1500m。
3 节点工程建设方案
根据近年来的河势变化和模型试验结果看,在中常洪水情况持续作用下,现行的整治方案能较好的控制河势变化,起到控导主流和稳定主槽的作用。目前的整治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洪、中两种流量下的河势变化问题,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是小水河势问题。由于打破原有建设平面布局已经很难实施,因此,未来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应坚定不移的维持和完善原整治方案,并在原有整治方案的基础上,在尽可能减小对防洪影响的前提下,较以往更多地关注引水及其它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节点整治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