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NO3自我意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大学之后,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对自己重新评价的问题。有一个说法叫做“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就是在上大学之前出类拔萃、优秀的个体,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变得很平庸,没有那么突出了。这种问题在这里显得尤其突出。原来在中学几百个人中间是最优秀的,而在这万中挑一的学校里,发现身边的人都有着同样辉煌的过去,成绩相对下降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抗拒。
另一方面就是进入大学后与别人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比如还有体育、艺术修养等。进大学前我们好像一直生活在夜里,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只能朝着不远处的一盏明灯前进,那盏灯就是大学这个目标。
进大学后,天亮了,从前的灯就变得不明显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周围的环境变得清晰了,我们发现周围有许多同学都有闪光点,虽然自己成绩比他们强,但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到了大学以后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身怀绝技的。因此很多同学上来大学后会产生自卑感,这就是相对平庸化导致的结果。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同学都背负着很多来自家长、老师、朋友及自身的期望,这种期望越高,在相对平庸化的现实中的反差就越大,适应起来就越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之所以不适应相对平庸化的现实就是由于我们是在根据周围人的期望来认识自己,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真正了解自己。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自我意识
Know myself
自我意识的含义
潜意识理论
人格三分论
性本能理论
早期经验论
释梦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西格蒙德弗洛依德,伟大的人格心理学家和精神医学的先驱,甚至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合目标性。
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等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
自尊、自信、自豪、自卑、自怜、自责等,其中自尊感是关键。
自我控制、自律自强、自我监督等,其中自我控制是关键。
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决定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其中自我评价是关键。
自我认识(知)
自我
调控
(意)
自我体验(情)
生理自我: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如:对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
社会自我: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如:自己在朋友、同学、家庭、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自己与他人关系。
心理自我: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如: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
因此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和对自身与别人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从存在方式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客观存在)
镜中自我: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法
(投射自我)
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一致:个体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
反之,个体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形象。理想自我建立在现实自我基础上,符合社会期望: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展。
评析:现实自我是一种能被人感知到的客观存在,而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是在人体大脑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容易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往往不稳定、易变化。三者有矛盾:引起个体内心混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NO3自我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2.76 MB
  • 时间2018-08-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