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作者简介:胡明生,(―),男,汉族,贵州遵义人,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12级研究生。
摘要:知识产权是一项保证产权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垄断其知识产品经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权利,其诞生之日同时也是被侵犯现象发生之时。对此,除采用民事、行政等法律救济途径保护知识产权之外,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用刑罚加以控制的观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侵权犯罪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知识产权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①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是通过要求实施危害程度不同的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行为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来实现的,包括刑事保护、民事保护和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是指立法者将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给予其刑事制裁,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对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时间较短,但是体现在立法上刑法的保护是最早的,它经历了起步、逐步加强与完善的过程。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以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为标志,到1997年刑法修订前建立起了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法律体系。
三、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法律保护体系。实体保护产面,主要是我国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所规定的七个罪名,诉讼法方面,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实施细则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但是,我国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刑法倾向于对公共经济秩序的保护,而忽略了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保护。定罪标准是违法所得而非权利人的损失。
。将知识产权犯罪集中规定于刑法典之中,会导致不能及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发展变化作出反应。
、过少。刑法中对知识产权犯罪共规定了7个罪名,在知识产权客体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知识产权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现有的罪名不能完全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二十万元以上的,才属于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这对于以低价战略占领市场的盗版犯罪者而言,现行法律中“违法所得万元”的起刑点数额明显过高。
(二)刑事司法领域存在的问题
司法机关对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严重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执法人员对该罪的社会危害性存在模糊认识,更有少数地方官员出于经济利益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对知识产权侵权和犯罪行为持纵容、包庇态度,放纵了犯罪。
被害人地位未

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