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常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完成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的重要时期。为科学确定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促进我市由科技和经济大市向科技和经济强市的跨越式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这一主线,着力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努力提升民生科技进步水平,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
1、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科技投入规模持续扩大,科技产出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2009年,我市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呈不断提升趋势,连续保持在省辖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中位居第四,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水平。截止2008年,我市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201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市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五大工程”、高新技术产业“515”计划、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91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98亿元,,%。先进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份额在95%以上。全市已拥有12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居全国地市级城市前列。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技术与产品创新,提高创新产出水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和研发投入、80%的专业技术人才、6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来自于企业。全市专利申请以较大幅度增长,“十一五”%,2010年申请专利158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17件,;专利授权90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9件,。“十一五”以来,实施国家级项目534项、省级项目774项,、,分别是“十五”、、。全市拥有1家国家级、10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7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
4、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实施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科教城建设工程,启动了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步形成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基地,覆盖全市产业和地区的创新网络。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580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276个,数量是“十五”。常州科教城已成为我市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和区域创新示范基地,入驻科研单位、中介机构与高科技企业420多
常州市十二五科技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