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财务报告的综合分析
内容概括
以前各章是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报表的某一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本章是把财务报表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故称为综合分析。本章在阐述综合分析的意义之后,重点介绍了沃尔比重评分法、杜邦分析法、我国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国外综合评价的新进展以及财务报告的撰写。
主要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意义与特征第二节沃尔评分法
第三节杜邦分析法
第四节我国企业效绩评价体系
*第五节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的创新
*第六节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意义与特征
所谓财务报告综合分析,就是以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核算资料为基础,将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的优劣。
财务报告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地、准确地、客观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藉以对企业经济效益优劣作出合理的评价。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与前述的财务单项分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分析方法不同
分析的重点和比较基准不同
财务综合分析有利于全面、准确、客观地揭示与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对企业经济效益优劣做出合理的评价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和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的依据主要是企业提供的有关核算资料。由于会计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企业的外部人员、与企业经营活动不相关的内部人员很难获得完整的核算资料。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和我国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等传统的财务状况综合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等新兴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
第二节沃尔评分法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一是亚历山大·沃尔。他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沃尔选择了7项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占的比重,总和为100分,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评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总评分,依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这一评价方法被称为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的评价
沃尔评分法从理论上讲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未能证明为什么要选择这7个指标,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些,或者选择别的财务比率,以及未能证明每个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另外,沃尔评分法从技术上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尽管沃尔评分法在理论上还有待证明,在技术上也不完善,但它还是在实践中被应用。耐人寻味的是,很多理论上相当完善的经济计量模型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应用,而实际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模型却又在理论上无法证明。这可能是由于人类对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造成的。
财务报告综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