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服务综合楼建设工程
项
目
申
请
报
告
第一章总论
:
商水县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册地址为商水县,注册资本金3亿元,法人代表王毅。
公司职能:受商水县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委托,行使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受财政局委托,行使县本级财政利用预算内收入、土地收益等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权;执行国家、省、市县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商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集聚区项目,对建设项目进行经营管理,代表政府行使投资业主职能。
1、河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豫政〔2011〕32号;
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豫发【2004】7号《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
3、河南省住建厅豫建规【2010】23号《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4、豫发【2006】7号《河南省关于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指导意见》;
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1〕32号;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1〕29号);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2002版)
8、发改委与住建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商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0、《商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11、商水县土地利用规划》(2007---2020)
12、《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
13、《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规划》(2010---2020)
1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批文和设计单位设计的总平面图;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开放带动、投资拉动、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引导要素集聚,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工业兴县、资源共享、集约节约用地、不断壮大经济规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紧紧结合当地资源、交通、环境条件。
2、遵循“3 E”原则,即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能源综合利用的节能原则;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原则;走循环
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3、集聚区发展符合商水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构建具有商水特色的工业体系,
加快工业化进程。
4、要从长远发展出发,集聚区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以区域特色工业带动集聚区经济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5、坚持从客观条件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基础设施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达到集聚区项目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有序发展。
6、加快制约集聚区标准厂房和道路及综合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对集聚区综合服务综合楼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综合服务综合楼定位、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辅助工程、环境保护、节能、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集聚区综合服务综合楼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为集聚区的决策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项目概况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服务综合楼建设工程
商水县综合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彦林
商水县属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东经114°15′-114°53′、北纬33°18′-33°45′之间。西邻郾城县,南连上蔡县,东接项城市,北靠川汇区,西北、东北与西华、淮阳县隔沙河相望。城关乡与川汇区连接,东距项城市区45千米,西距漯河市区60千米。全县总面积1314平方千米,总人口117万人。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商水县城西北部,北起南洛高速公路南侧,南至健康路,东临周商大道,西到西环路,规划总面积8km2。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以纺织服饰加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目前产业集聚区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入驻,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服务综合楼建设工程位于商水县产业集聚区、纬三路南侧。服务综合楼地理位置优越,内部自然环境优美,开发潜力巨大,服务综合楼建筑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服务综合楼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