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尺)用于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1米=(100)厘米 1米23厘米=(123)厘米
用尺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刻度(2),还可以从刻度(1)画到刻度(3)。(答案不唯一)
若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的“0”刻度,而是对着其他刻度,就用物体所对的两个刻度(相减),就可得到物体的长度。
线段是(直)的,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画线段时先画两个(端点),再用尺连线,最后标上(长度)。
一颗图钉的长度是1(厘米),一枝新铅笔的长度是18(厘米)黑板的长是4(米),门的高度是2(米)。
比较长短时,两边的单位不统一,应转化成(相同)的单位之后再比较。
数线段的方法:
分成3小段。
列式为:3+2+1=6(条)
分成5小段。
列式为:5+4+3+2+1=15(条)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竖式中要标上(进位1)。
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在竖式中要标上(退位点)。
列竖式计算(数字符号)不能抄错,最后要写上(横式的得数)。
估算时,一般把题中的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得出估算结果,算式中要用(≈)。当估算结果与选择的要求相同时,需要(精确计算)再作判断。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的时候,要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标上角的(标记),需要时再注明各部分名称。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24)个直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叉开大小有关)。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一把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直)角。一副三角板共有(两)个直角。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数图形角的时候,要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顺序,并标出数量。外角超过180度(平角)时不算在内。详见书本P43第7题答案是3个角,7个角,8个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在乘法算式里,两个相乘的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4×5读作(4乘5),5×4读作(5乘4),4×5=20读作(4乘5等于20),5×4=20读作(5乘4等于20)。
6+6+6=(6)×(3)=(3)×(6),表示(3个6相加)。
3+3+3+3+3+3=(3)×(6)=(6)×(3),表示(6个3相加)。
2×9既可以表示(2个9相加)又可以表示(9个2相加)。
计算7×5+7时,可以看成(5个7)加(1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