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肠病症的中医内科治疗
脾肠病症属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嗳气及食欲减退等,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西医治疗,但其易发生不良反应,近几年,我院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脾肠病症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1至72岁,平均(±)岁;对照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0至73岁,平均(±)岁。两组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有可比性。
临床诊断
62例患者均经实验学、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持续反复性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反酸、嗳气及食欲减退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维生素B(剂量120mg/次,1日3次)+雷尼替丁(剂量150mg/次,1日2次)+吗丁啉(剂量10mg/次,1日3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
观察组
实施中医内科治疗,基本处方为槟榔13g,云木香7g,茯苓18g,党参18g,白术18g,厚朴13g,炙甘草10g,枳实18g,麦芽18g,干姜7g。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服,30d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2个月内未见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其中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脾肠病症的中医内科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