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芙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研究
——探索“四结合”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思考
中共板芙镇委员会
作风建设事关干部形象、社会风气和党的事业兴衰,也是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松不得,慢不得,更停不得。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突破口,作为凝聚党心民心、推动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持续推进,常抓不懈。
一、当前干部队伍作风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各级机关和农村工作新情况不断涌现,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镇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是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较高、业务素质过硬、作风公道正派、队伍清正廉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干部队伍。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尽管这些现象是少数,但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有可能影响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的巩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庸”。一些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在其位不
谋其政。一些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满足于现状,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麻痹思想,工作平庸,缺乏对“更上一层楼”的追求,工作业绩难有长进。
(二)“懒”。一些干部缺少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工作上,满足“过得去就行”,对事情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缺乏“跳起来摘苹果”的动力和冲劲。在学习上,兴趣和热情不高,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会或不善于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散”。主要是行为松散。一些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工作松松垮垮;有的部门内部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有些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有的干部对镇委、镇政府召开的会议,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或随意派人顶替,无组织纪律。
(四)“拖”。主要表现为工作拖拉,遇事推诿扯皮,避重就轻,办事节奏慢、效率低;有的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是积极想办法去落实,更不会创造条件去完成。
(五)“浮”。主要表现为有些干部人浮于事,作风飘浮。工作中喜欢说空话、大话,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缺乏扎实苦干精神。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现象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损害的却是我镇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影响的是全镇的发展大局,必须
加大力度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干部的执行力。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能动性不强。
一些干部主观能动性不够强,只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或对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敷衍了事,简单机械地完成,数量质量都难以达到较高标准。
(二)作风不够扎实。
一些干部思想上松懈、行动上涣散,对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认为机关工作就是“金饭碗”,工作不思进取、思想没有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效率的提高。
(三)奖惩机制不全。
乡镇干部处于行政架构的最基层,受镇、村财力因素的制约,部分干部待遇较低,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城乡干部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一些干部深感前途渺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受到影响。有的单位在制度制定上甚至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只奖不惩,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干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此降低。
三、思考
针对一些干部思想上懒散、行动上散涣、执行力不高、群众意识薄弱等问题,我镇从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板芙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