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三下《乞巧》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6.《乞巧》教学设计
 
执教者:八珠中心小学曹丽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
【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
“乞”等四个生字。
《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增强语言积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并揭题质疑
?
:盘古开天地等民间或神话故事.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乞”字的书写及读音及音变.
.
,并质疑课题.
一、      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自由的朗读全诗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

3.(齐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
,读出古诗的节奏.
.
二、      借助故事,品读涵咏(学习前两句诗)
,再齐读.
,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比较“宵”和“霄”的异同,及今宵、碧霄的意思)
,(课件出示碧霄图)谁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碧霄?
,你还知道什么?(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
,感受渡河桥及了解鹊桥的意象.)

三、      走进七夕,渐入古诗意境(学习后两句诗)
,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出诗句。
?谁来跟大家介绍介绍。那乞巧方式这么多,最普遍的方式是什么呢?
?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抓住几万条、尽体会穿的红丝线很多条,抓住家家体会乞巧节的人多)
”尽”字谈体会(师介绍织女作理解铺垫)
,她们还是望着秋月不停地穿呀穿呀,那是为什么呢?
”望”的内涵,祈望幸福﹑渴望幸福……
.
(引出崔颢的诗句)
,家家户户的姑娘都出来对月穿针,所以又有人把七夕节叫成了女儿节或少女节。在当时,民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民谣叫《乞巧歌》,它是这样写的。
,师生合作读
,在这七夕的夜空下,远望浩瀚的银河和半弯月亮,你想对织女乞点什么吗或许下怎样的心愿呢?

四、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美

.
.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像《乞巧》这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老师这边也有几首,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六、小结

人教版三下《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