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课-金色花.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色花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点
    鉴赏诗歌,并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金色花
一、导入课文
学生齐诵《游子吟》,问:这首诗谁写的?(我国唐代诗人孟郊),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和尊敬)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因为她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次美的洗礼!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文学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因作品《吉檀迦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我朗读,我感悟
1、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试着把握停顿,读出情感。
嗅( ) 罗摩衍那( ) ( ) 匿笑( )
祷告( ) 沐浴( )( ) 花瓣( )
2、齐读,注意字音停顿,体会情感。(配乐:相约卡农)
3、抽读或者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提醒注意听,读完以后,要点评读得怎么样)
4、教师指导朗读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
语速:轻快、跳跃
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
当你吃过中饭,
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5、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声音大声一点,吐字清楚一点,感情饱满一点。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6、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了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与妈妈一起嬉戏玩耍,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第二课时
一、我质疑,我探究
1、分组讨论
(1)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却说:“你这坏孩子?”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表现出“我”对母亲默默的关爱之情。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牵挂之情。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表现出

第四课-金色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