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服务业与流通产业价值链控制力(下)
李勇坚
2012-10-10 11:31:47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08期
,拓展多渠道经营,全面控制价值链
信息技术影响流通产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根据知名研究咨询机构互联网数据中心( Data Center,IDC)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比2010年增长了66%,%。[9]德勤公司2012年零售业报告指出,71%的消费者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购物,未来数年内,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重点。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调查表明,约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网上购物一次,而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约为40%,荷兰、法国、瑞士约为20%。根据商务部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但是,由于与传统流通业态缺乏良好的互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对网上商城、团购投诉客户进行的调查发现,无店铺业态目前存在商品质量不能保证、买卖双方缺乏信任、中间商只承担部分风险甚至不承担风险等问题。如果能够与传统流通业态实现融合,将对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信息技术与流通产业的融合还包括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的全面渗透。例如,密苏·巴特查亚、朱昭贤、特雷西·马伦(Mithu Bhattacharya,Chao-Hsien Chu,Tracy Mullen)研究了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应用与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之间的关系。[10]他们指出,可见收益(Perceived Benefits)仅仅是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收益的一部分,因为射频识别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商业革命。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程度,而且能够改善存货管理,改进店内操作,综合商业模式,加速零售周期。[11]这些都将促使流通产业对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面推动业态创新
在需求个性化时代,应重新考量流通产业站在市场前沿、信息多、信息变化快、信息繁杂的特点以及准确定位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处理和传递信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提高信息精确度与集约度,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流通产业将更加重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强化品类管理,通过消费者行为研究和数据分析,掌握商品结构调整的路线图,使流通产业成为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沃纳·赖纳茨、本尼迪克特·狄拉特、曼弗雷德·克拉夫、库马尔、拉詹·瓦拉达拉詹(Werner Reinartz, Benedict Dellaert, Manfred Krafft, V. Kumar,Rajan Varadarajan)指出,在零售业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将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量。[12]详见表3。
,提升流通产业的应变能力
从未来发展看,流通产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例如,埃森哲公司(Accenture
教师节致x镇全体教师的慰问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