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生就业推荐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2年四川省20项农业主推技术汇总表
序号
技术
名称
技术概述
技术效应
技术要点
适宜区域
推广注意事项
技术依托单位
2-1
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全国各地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比常规手工插秧增收节支约150元/亩。
机插秧育秧的秧本比为1:80~1:100,节省秧田80%左右,用于增种夏粮或经济作物,,(小麦平均240公斤/亩×);1个机手每天可栽插30-60亩大田,是人工栽插的60倍以上,每亩可节省栽秧工2-3个左右,人工按30元/个计,机械栽插费用为40元/亩,每亩可节省投入50元左右。

本技术适应于四川省冬闲田和前茬作物为蔬菜、油菜等早茬田,也适应于光热条件较好的小麦等迟茬口田。
本技术为农机农艺交叉融合技术,且各自的技术性均较强,需要农机农艺部门的密切合作。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
2-2
再生稻综合栽培技术
该技术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十多年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川东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于200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是目前川东南冬水(闲)田提高复种增加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该技术小面积攻关田两季亩产已超过900公斤,大面积两季亩产在800-850公斤,亩纯收益在200-250元
,如德香4103,冈优1577,川香9838,II优498等;;-5叶中苗移栽;-;,底肥:分蘖肥:穗肥=6:2:2,配合相应磷钾肥;;;;、除去杂草,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飞虱
川东南海拔400米以下浅丘、平坝、河谷地区及南方稻区类似生态区
生产上应加强技术培训,保证技术到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3
水稻优化定抛技术
该技术是我校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集成保护性耕作、超高产栽培和轻简栽培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既杜绝“满天星”抛栽导致秧苗分布不匀而出现的减产问题,也减轻了手插秧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做到了高效和高产的协调统一,近年来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50-150公斤,增收节支200元以上。
选用高产优质杂交组合、旱育多蘖中大苗壮秧、稻田翻耕或免耕留茬、浇水拔秧、带泥定点抛栽保证秧苗相对有序分布、科学平衡施肥、浅湿交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在已有抛秧、免耕抛秧稻区和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区域推广。
免耕定抛宜选择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4
玉米覆盖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本技术针对四川省玉米主产区气候灾害规律和生产上种植密度不足现状,研究提出玉米覆盖增密抗逆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两大优势

毕业生就业推荐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