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七上赏析.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观沧海》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本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铺垫。
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2、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3、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二、《次北固山下》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起,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2、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阔”和“悬”字用得好。“阔”字表现出“潮平”。春潮涌起,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任选角度,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了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这一句是写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有,未来肯定要比现在好。
4、诗中用”客路“、”行舟“、”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古诗七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83 KB
  • 时间2018-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