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日韩动物谚语素材的比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日韩动物谚语素材的比较
:本文通过中日韩三国谚语中的动物出现频率的整理和统计,主要围绕三国之间排名顺序存在较大差距的龙,羊,猴,猪等四种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文献资料探究三国之间动物家畜史以及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韩动物谚语
动物自古就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与动物的长期交往中,不断观察、了解动物的习性,从中获得与动物有关的知识。其中很多知识被总结成谚语。动物成为谚语素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中日韩三国的参考资料《中国俗语大辞典》、《动物谚语辞典》、《动物俗谈辞典》中提取了和动物相关的谚语,根据动物的出现频率进行了整理和排序。出现频率前20位的动物中,马、狗、牛等长期生活在人们身边的家畜动物的排名居前列,并且十二支动物的大部分都排在20位以内。
十二支文化从中国传到日本和韩国,在三国中传承的历史悠长。因此,十二支动物也超出一般所说的动物的范畴,被人们赋予各种象征、信仰等文化意义,这一点也反映在谚语中。由于受到各自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中日韩三国谚语中十二支动物出现频度的顺序也有所不同。下面的表1总结了三国谚语中十二支动物出现频率的顺序。
(表1)中日韩三国谚语中十二支动物出现频率的顺序比较
十二支动物的出现频率顺序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中国 5 4 1 15 8 11 2 10 [21] 7 3 13
日本 9 3 8 17 [29] 13 1 [48] 4 20 2 [51]
韩国 9 2 3 19 12 20 4 [46] [42] 5 1 7

下面以在中日韩三国谚语中出现频率存在较大差异的龙、羊、猴、猪为主进行考察。
:龙是发祥于中国的虚构的动物,后来被传入日本和韩国。在日本,如《日本书纪》中的八岐大蛇,《常陆》中的长角的蛇神等,自古就有很多关于大蛇信仰的传说和神话。而从中国传入的龙,在日本则被视为水神、海神,是祥瑞的象征。日本对龙的信仰与日本固有的大蛇信仰是并存的,因此日本对龙的象征和崇拜没有到达中国的程度。表1中龙的排序的差异正是这种民间信仰差异的体现。
: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谚语中羊的出现频度很高。这主要与中日韩三》王制中有“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的记述。“少牢”是指羊和猪两种祭祀动物,当时被上层阶级广泛食用。从南北朝开始,民间对羊的饲养繁盛起来,并被广泛食用,正像“挂羊头卖狗肉”这句谚语所反映出的,在中国羊作为主要肉食家畜很长时间占居了主要地位。
据《三载,公元三世纪时日本还没有羊。《日本书纪》中有在推古天皇七年(599)从百济献上两只羊的记载。嘉永五年(1852)第一次在北海道开始放养羊。江户末期时进口了很多绵羊,在各地开始试验性饲养,因此这之前,一般老百姓很少能看到羊。在韩载,从三载很少。有记载显示,在新罗“丰年用大牢,凶年用小牢”,这说明羊基本上用于祭祀活动。之后,高丽时期饲养羊的方法从金朝传来,作为朝廷祭祀用品的羊开始被重视。到了朝鲜时代已经有了饲养羊的牧场。但由于水土不服易生病及饲养环境不良等原因,羊的饲养没有形成产业。另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朝鲜时代初期,从辽东

中日韩动物谚语素材的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