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英语“课后记”,进行“反思性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一些成败得失或一些自己的感触,如果能及时记下来,不仅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实践,常教常新,而且日积月累,就能不断提高内在水平和自身素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提倡教师写课后记就是提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自己反思的着眼点,记下自己对每堂课的教学反馈也就是所谓的课后记。可从下面几点来写自己的课后记:
一、教师要“思得”
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思考课堂教学中得到的收获,也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教师在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都会产生一些能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恰当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要将这些记录下来,静心回味、品尝,并力求日后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最高境界。
二、教师要“思失”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可以及时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来。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师生互动不当等,通过“思失”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措施。一般来说,教师
“思失”愈深,发现问题就愈准,补救的措施就愈到位。
三、教师要思“改”
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改进的方法。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课后记要对形成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既要找出客观原因,更要正视主观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使这些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成为前车之鉴,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纠正和改进。这样,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四、教师要及时记录教学灵感
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更不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如新教材要求将所学知识用于交际及实际生活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单词an apple时,最初我只是画一个苹果在黑板上,然后反复朗读an apple,让学生模仿几遍,然后我用手势摆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学生看着手势说出two apples、three apples等。反复多次操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语感,同时把名词复数也教会了,并且还可以用它来造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这在备课时是没有想到的。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如不及时利用课后记去捕捉并记录这些“偶得”,就会转瞬即逝,再也想不起来,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造成很大的遗憾。
五、教师还可以记学生独到的见解和问题
要记下教学过程中的迷惑点、作业中暴
写好英语“课后记”,进行“反思性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