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毛泽东
陈瑞霞
一、教案背景:为了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升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互联网搜索技术、高效地利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落实《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为了教材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顺利进行,扣紧课文内容,分别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三方面来分析安排教学设计。
二、教学课题:2012——2016年主持并研究市级重点课题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
三、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的。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鉴于学生初学议论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听读、反复诵读、自主探究,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进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地把握。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听读、自主、合作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议论文三要素的学习,包括: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难点:
1、本文涉及的政治术语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 2、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鉴于学生初学议论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听读、反复诵读、自主探究,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进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地把握。
五、教学设想:
学生初学议论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听读、反复诵读,自主、合作、探究,在对全文有了较深刻完整的感知之后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进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地把握。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成果: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派遣(qiǎn) 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鄙视(bǐ) 冀(jì) 以身殉职(xùn)
2、解释下列词语。
(l)派遣:(政府、机关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2)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3)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4)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5)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指名副其实。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分几个层次阅读,使学生逐层地感知文章。
第一步,听录音。要求:1、交流互动:“我心目中的白求恩”。
2、感受文中饱含的感情。
第二步,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2、用“——”画出文中的重点句。3、小组交流。
第三步,速读,思考:1、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
纪念白求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