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救护是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得到的最快、最有效的医疗救护,是急诊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院前救护,可以为院内急救争取宝贵时间,创造有利条件,相反如果院前急救处理不妥,使伤病员不能及时救治转运,不但会产生各种医疗纠纷,而且有损群众对医院信任度。
笔者就我市"120"第三急救站工作,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各种隐患及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1 接诊中容易出现隐患
"120"呼救电话接听不详,方言理解障碍,导致接线员误听、错听地址。
,现场状况不明确,下达任务指令偏差,导致救护车空跑,浪费人力、财力、医疗资源。
,救护车载GPS导行系统滞后,司机对偏远地区路线不熟,易错路弯路,患者或家属心理焦急,心情紧迫,对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延时,常有不满情绪,直接发生言语过激行为冲突。
2 接诊防范措施
"120中心"下达指令单,第一时间应与呼救人取得联系,核对命令单,详细询问对方需要,问清患者病情、性别、年龄、详细地址位置,及附近明显标志、特征、建筑物、安抚患者告知大概到达时间。
,评估患者大概情况,备好抢救物品,做到心中有数。
,饱满工作热情,举止端庄大方、语言亲切,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正确解释、文明用语,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3 现场救护中的隐患
,发病情况,现场也不可能有B超,CT、X线等专业检查设备,因医生经验不足,对病因诊断难以明确,可能造成医疗纠纷。
,大多数差,采光不足,视线受影响,护士技术操作不过硬,操作动作慢,如静脉穿刺数次未成功,直接影响院前抢救质量。
、物品、器械准备不充分、齐全、不适用。到现场发现抢救物质该带未带,护士手忙脚乱,易引起患者家属不悦,甚至出现争吵、投诉。
,因晕车或其他原因(情绪不稳定)不能胜任高强度紧张的院前急救工作,从而造成各种隐患。
,与医生之间协调不够,医护沟通较少,对某个抢救程序有分歧时,医护之间的矛盾容易转换患者和医护之间的矛盾发生纠纷。
,如现场化学毒气、现场火灾、房屋倒塌、爆炸物险情对医护人员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危险。
,难免会直接接触伤病员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易导致潜在血液传播的疾病。
4 现场救护中的防范措施
,向医生复述两遍,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急救药品剂量、作用、观察药物疗效,保存用药后安瓿瓶,以便事后查对,使用后的注射器,医疗废弃物,装入备用黄色医疗垃圾袋一并从现场带回院内销毁,及时补写抢救记录。
,接受专门急救培训,掌握内、外、妇儿全面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熟使用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备的判断力。
,保证出诊急救车内抢救药品,物品齐全,抢救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连续工作状态,每一环节需要付出体力,急诊护士应具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