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doc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
摘要: 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项目研究对于提高理工院校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深入开展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及实施途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实现大学和社会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无缝对接。本文针对理工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讨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的方式与经验。
关键词: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受到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1]。多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不平衡、体制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协调,致使我国理工院校研究生的培养与研究院所、企业脱钩,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优点,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虽然理工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内容丰富,但是并不是每所大学都能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生培养条件,然而研究所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来说,研究应用背景通常较强,通过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根据企业研发需求,深入企业参加项目研发,证明效果很好[2]。通过与大学、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展开合作,有利于深入开展工作和学科交叉,弥补各自的不足。因此,加强学校研究生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密切学校研究生与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促进研究生教育
科研院所通常承担着很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凝聚了大量领域专家,科研条件优越,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3]。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配备齐备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4]。沈阳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建立项目合作团队,共同解决企业实际科研问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技术与设备方面具有很多独到的优势,具有优秀的学术氛围,可以弥补学校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这种合作方式,既可以解决项目研究团队人手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项目团队每周安排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安排研究生轮流负责组织这项活动,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生和老师可以结合自己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报告,也可把自己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同时,研究生还可以参加金属所举行的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研究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二、校企结合,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对于理工院校的研究生来说,一定要深入企业、熟悉企业、热爱企业。现在学校的研究生跑企业不够,虽然学习了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不够深入,发现不了企业真正的需求,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因此,企业并不真的重视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与企业存在隔膜或距离,因此,企业对于引进研究生也就难以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密切研究生与企业的联系,熟悉企业的情况,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科研开发方式与特点,能够与企业息息相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对于研究生的要求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科研能力,又要具备现场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企业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现场实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