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转型升级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快速崛起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城市”等多项殊荣2013年荣归郫县。同年,郫县连续三届夺得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第一名。今年,郫县连续19年耀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39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498元,%。
成绩与荣誉的取得绝非偶然,重在实干。2013年以来,郫县按照省、市发展要求,结合县域实际,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保障“四大提升工程”,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力推进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建设。
科学规划精雕“成都西门口卫星城”
根据成都市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郫县定位为七大卫星城之一。按照“一年出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到2018年,郫县20公里城市中轴形态基本展现,形成以犀浦、郫筒为核心的2个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基本设施显著改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四态合一”的现代卫星城初具雏形。
为推进建设实施,郫县将打造“一轴两心五区”。“一轴”,是以老成灌路20公里城市中轴,成为城市生态景观廊道、高端商务聚集带和城市会客厅;“两心”是以郫筒、犀浦为重点的两个城市中心;“五区”分别是创新科技和智慧产业功能区、郫筒行政文化商务功能区、犀浦红光现代商务商贸功能区、安靖湖滨湿地和高端商务旅游文化功能区、德源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从总体规划上看,至2020年,成都西门口卫星城主要包括郫县县城以东,包括郫筒、犀浦、红光、安靖、德源5个镇(街道)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创新驱动构筑“产业新城”
为不断强化产业支撑,郫县以“两园一总部”(小微企业创新园、智慧科技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总部基地)为抓手,与原有的成都现代工业港、川菜产业园一道,形成“三园一港一总部”的区域产业布局,打造新型高端产业载体,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以此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千亿工业园区和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并按照“产城一体、智能高端”的原则,着重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3强的重点龙头企业,打造成都智慧产业高端聚集区;率先将德源新城建成全市、全省乃至西南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
按照“集中集群集约
郫县:转型升级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快速崛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