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梁家河》有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梁家河》有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星期三上午,从老干部活动中心领到纪实文学《梁家河》。这天正下着中雨,于是我就坐在窗户边仔细阅读。作者以细腻的文笔,描写了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知青岁月,大量方言展现了当年在陕北的生活场景。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
从《梁家河》中汲取博读天下的尚学精神。在“上三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他自制煤油灯,在窑洞里读书求知,“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他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从北京到陕北的行李也是只背了两箱书,还留下“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尚学精神,贯穿的人生。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精神。苦是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苦困难,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挑粪,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学会了做饭、缝补、耕作,偏远农村的贫穷与落后,使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和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
从《梁家河》中汲取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情怀。青年与群众一起苦、一起过、一起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茫、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当年他从梁家河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带领乡亲们打井抗旱,打坝淤地,建沼气池,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上山劳动时他把自己的白面馍分给老乡吃,自己却饿着肚子,这正是他对群众竭尽全力的体现。走出梁家河几十年的自己掏钱为当年农村的小伙伴治病,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也不忘到梁家河看望昔日的父老乡亲。一桩桩事例,体现了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头,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更诠释了他不忘初心方得始

读《梁家河》有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43273918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08-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