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个体化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个体化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撤机方法。方法回顾27例达撤机标准的重症患者呼吸机撤离方案,排除外科术后、心肺复苏、支气管哮喘等短期机械通气患者(<48h)。结果 27例患者中撤机失败4例,撤机方法包括自主呼吸试验、SIMV-PS法、PS法及间断停机法。结论重症患者可因神经-肌肉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营养不良、肺残存功能差、慢性心脏疾病、高龄等因素致撤机困难,临床需个体化采取多种撤机方法。
关键词:重症;机械通气撤机困难;个体化
现代呼吸支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抢救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的应用也不可避免带来许多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顺利撤离呼吸机是每位重症医师在机械通气开始、维持、撤离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所谓撤机过程(也称为脱机)是指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水平,逐步恢复患者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对于无基础肺疾病,短时间机械通气后病情就明显缓解的患者,撤机较为简单且容易成功,而对于许多存在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心脏疾病、高龄、严重营养不良等的患者,撤机是一个复杂的、易于反复的、较困难的过程。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科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撤机方案,旨在探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顺利撤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87岁,男18例,女9例,其中外伤性颅脑损伤9例,急性脑血管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5例,闭合性胸部损伤2例,胃穿孔修补术后、食道癌术后肺部感染各1例,急性重型胰腺炎1例,扩心病猝死1例,肺栓塞并猝死1例。机械通气时间2~26d,行气管切开20例。排除外科术后、心肺复苏、支气管哮喘等短期机械通气患者(<48h)。

;没有过多的气道分泌物;导致患者气管插管的急性期病情已经缓解或明显改善。
①足够的氧合(吸入氧浓度≤40%、氧饱和度>90%或氧合指数≥150 mmHg,呼气末正压≤8cmH2O);②心血管状况稳定(心率5ml/kg,肺活量>10ml/kg,呼吸指数≤105次/(min?L),没有明显呼吸性酸中毒;⑤适当的意识状态:未用或在用镇静剂情况下,有适当的意识水平或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稳定[1]。
[2]。
2 结果
27例患者撤机方法分别为:自主呼吸试验(SBT)脱机20例,间断停机法5例,SIMV+PS(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撤机法2例。达脱机失败标准4例,分别采用压力支持自主呼吸模式以及间断停机措施,最终成功撤机3例;1例因心跳骤停而死亡。
3 讨论
机械通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泵功能绝对或相对减弱,以至于不能满足呼吸负荷的相对或绝对增加,需要一定的机械通气辅助才能使呼吸泵功能和呼吸负荷之间达到一种新的平衡。随着导致呼吸负荷的各种因素被逐步解除或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能力又足以克服呼吸阻力,独立完成自主呼吸,就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此时就应考虑尽早撤机。常用撤机法包括:直接停机、T管法、间断停机法、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法、PS(压力支持)法、SIMV

个体化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