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摘要: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应用题兴趣合作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又是重难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系统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一种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使简单应用题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本人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以下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学生很怕你,就会很难喜欢上你的课。尤其是数学课,大多数的学生本来都不怎么喜欢,如果我们老师自己不注意搞好师生关系的话,学生则更加会远离我们。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我们不能一味向他们发怒,应该循循善诱,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善于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又能感受老师的宽容和蔼。从而渐渐地爱上数学这门课程。
二、必须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简洁而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题解题让其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明确化,有助于他们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应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使用适合解答应
也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