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属于自然、社会经济范畴。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等,它们制约着人们对土地的利用。
(二)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请排序: 各产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强弱
旅游业
矿产业
农业
工业
商业、金融业
3
1
2
4
5
(二)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社会制度、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土地所处的位置、交通条件,成本、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等。
人的文化素质人们的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长远性的认识,都会给土地利用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的原则
1. 生态平衡原则
2. 最大经济效果原则
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要把产品与投入相比较,投入产出率高,则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就好;如果投入产出率低,则经济效益就差。
产出类的指标有:(1)产品的实物量;(2)总收入;(3)净收入。
投入类的指标有:(1)土地面积;(2)劳动力;(3)资金(开发或基建性投入)。
(三)土地利用的原则
3. 节约原则
其一,不该用的地就不用
其二,能用差地的就不用好地
其三,能不占耕地的就不占耕地
其四,能少用地的尽量少用
二、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一)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
国家按照预定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土地开发,指通过对土地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一方面将难利用的土地改变为可利用的土地,如开荒、土地复垦等;另一方面是对已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如将平房改建为楼房等。土地整治,指通过生物、工程措施,克服土地原有的某些缺陷,改善土地的质量,以提高其利用潜力,如平整土地、改良盐碱地等。土地保护,是指为防止土地乱占滥用和防治土地退化、破坏、污染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以使土地能够永续利用。
(二)土地利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1. 土地利用管理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和有效供给
前瞻性及科学性
(土地相关管理学)第六章 土地利用相关管理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