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账务处理.doc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账务处理
【】长期以来,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目的和适用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企业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企业应税利润之间存在诸多不一致,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如今,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问题分析已成为投资人、税收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等都在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分析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了。
【关键词】会计利润,应税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一、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
(一)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核算而得出的一个时期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二)应税利润。应税利润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企业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它是企业申报纳税和税务机关核定企业应纳所得税的直接依据。
(三)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一般会计原则,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由于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来核算收益、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税法是按照税收法规来确认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因此,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二、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经济领域中分支不同
。会计利润指一个会计期间内扣除所得税费用前的净损益,会计利润是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反映在会计账面上的利润总额;应税利润指一个会计期间内根据税务部门制定的税收法规确定的利润或亏损。
。会计利润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必须遵循的是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而应税利润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必须以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为财务报表的内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国家税收并限制企业有操纵利润的行为。
(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不完全相同。会计利润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收益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确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与收入配比的原则。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和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会计处理。应税利润又称应税所得,是每一纳税年度企业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因此,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必然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按照差异对会计报告的影响期间划分,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三、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的账务处理
(一)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和税收在计算其利润或所得时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而形成的一定时期税
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账务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