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资源的含义.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 不可替代性、水量相互转化性。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水的自然循环: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云被风输送到大陆上空,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其中部分蒸发,部分深入地下或汇入河川形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水的社会循环:指在自然水循环的同时,人类利用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以满足生活与生产用水所产生的人工水循环。
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关系:水的社会循环是其自然循环中一个带有人类印记的特殊的水循环类型。社会循环包含于水的地球大循环之下,并且与其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改变着水的循环运动。一般而言,自然循环是水资源获得再生的主要途径,但当社会水循环的影响足够大时,就会引起天然水文循环时空分布的“秩序”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引起了流域尺度上的一系列资源、生态和环境效应,致使水资源在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出现“量”与“质”的衰退现象,形成了特有的水量消耗和水质劣变规律,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水量平衡:在水文循环过程中,任一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
地下水的类型: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地表水类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永久积雪等
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和蒸发
地下水的补给天然补给:大气降水的入渗、地表水体的入渗、地下水上游的侧向流入。
人工补给:农田灌溉水的入渗、人工回灌地下水

水资源的含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oubingchina1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