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丽水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1-07-28
丽农发〔2011〕70号
各县(市、区)农业局,丽水经济开发区社发局,市农科院:
根据《丽水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丽政办发〔2010〕5号)和《丽水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010〕16号)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丽水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论证,现予以印发。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丽水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增效,对于实现丽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发展,紧紧抓住畜牧产业发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三条主线,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二五”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猪肉、禽肉、%、%、%。
2、区域化布局已经形成。全市畜牧产业已形成三大产业带:一是以缙云、莲都、松阳为中心的家禽产业带,饲养量占全市的80%左右。二是以龙泉、庆元、青田、景宁、云和、遂昌为中心的山羊产业带,饲养量占全市的85%左右。三是以莲都、松阳、龙泉、遂昌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饲养量占全市的65%左右,成为饲料、兽药、规模化生猪生产的主要集聚地。
3、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强畜禽种业建设。地方遗传资源品种碧湖猪和缙云麻鸭列入省级畜禽品种保护目录,其中缙云麻鸭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品种资源认定,列入到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全市有4个种猪场、8个种禽场,年生产种猪12600头、苗禽2620万只,供种能力大大增强。优良品种引进、人工授精等技术的应用,使畜禽良种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中肉鸡基本实现良种化,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和55%。二是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猪-沼-作物”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得到大力推广,采用该模式的规模养殖场占到总量的50%。废菌棒发酵床养猪模式得到有效推广,推广废菌棒发酵床养猪面积2万多平方米。湿帘、产床等养殖设施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一灯两池三化”防控模式在规模养殖场得到普及。
4、生态畜牧业发展趋势明显。中央及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畜牧业扶持力度,全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深入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建设要求,2006-2010年,全市新建(改扩建)生态规模养殖场395个,;完成708个“8
丽水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