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1引言 22IC卡简介 “卡”的发展历程 (检测)卡 193系统的总休设计 系统的主控模块 系统的读写模块 系统的通信模块 234系统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 复位电路 串行通信电路 5系统软件设计 6测试报告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THEDESIGNOFCONTACT-ARDREADER 附录1系统整体电路图 附录2程序源代码 ,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分支——智能卡即IC(IntegratedCircuit)卡的出现,就以其超小的体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以及特殊的保密措施和无法被破译及仿造的特点,颇受人们的青睐,这种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精灵,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程度。早期的IC卡都是有触点的,目前IC卡正向非接触,智能化方向发展,已出现了无触点的IC卡即非接触IC卡。一个非接触IC卡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图1-1非接触式IC卡内部结构图非接触式智能IC卡是一种射频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没有接触式IC卡的电气触点,而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相对于传统的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因而正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推广。它的迅猛发展大有替代各种磁卡和接触式IC卡这势。毫无疑问,集众家之优的非接触式IC卡将在身份识别、金融、证券、电子货币、公共交通、铁路、电信、医疗、商业、工商管理、技术监督、企业管理、智能楼宇、小区物业、社会保障、教育管理、仓储运输等诸多领域独住房领风骚。、考勤系统、第二代身份证、校园一卡通等方面都大量使用非接触式IC卡,因此各种的IC卡读写器也随之涌现,不同的读卡器之间的性能和价格都不同。在现阶段国内使用的读卡器的核心射频电路读写芯片基本上都是使用Philips、TI、ATMEL等国外公司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特别是用Philips公司所生产的RC500或RC531芯片制作的读卡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这些射频芯片外围电路简单,设计方便,但由于该类芯片价格较贵,因此限制了一些对成本要求比较苛刻的场合使用而未得到较好的推广。本设计是以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和该公司TEMIC系列射频卡的读写基站芯片U2270B为核心而设计的一款实用型IC卡读写器。本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系统的硬件由单片机、非接触式IC卡读写部件、接收和发送线圈、电源、复位和蜂鸣器电路及与上位机(PC机)的通信接口等构成。加上通过周密的程序控制完成对非接触式IC卡片的读写。并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PC机的异步通信口进行通信。本设计以实用为出发点,以迅速、简捷、方便、可靠、稳定对非接触式IC卡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为目的,并作为对非接触式IC卡应用的桥梁,使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卡”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卡”的类型及相关的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更新,应用范围也随之更加广泛。从信息的载体上来看,主要有光电(检测)卡、磁卡、IC卡等。(检测)卡常用光电(检测)卡有两种,一种是打孔光电卡,即在专用的PVC塑料片上加工出特定的密码通孔,用专门的光电读卡器来读出这些密码孔所代表的信息。由于光电信息外露,易于伪造,使用中难于再次写入信息,且易于折断,所以应用范围很窄,逐渐为其它产品所替代;另一种是条形码卡,把条码制在专门的卡片上,即是条形码卡,目前主要用作ID卡,即作

毕业设计(论文)-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463894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