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杂诗十二首(其二)》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原诗】: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注释】:
1.【白日沦西河】太阳落山。沦,落下。西河,一作西阿。阿,山曲。 
2.【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荡荡,广大。景,通“影”,月光。 
3.【时易】时节变换。 
4.【夕永】夜长。 
5.【欲言无予和(hè),挥杯劝孤影】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挥杯,举杯。 
6.【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掷,抛开。聘,驰聘。这里是指大展宏图。 
7.【终晓】直到天亮。
【作者简介】:
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朗读节奏划分】: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写作背景】: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在线朗读】:
【简析】: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的生平经历使他深深了解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离别之悲,(其二)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

《杂诗十二首(其二)》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