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HSE 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
——浅谈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企业大量涌现,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相对较低;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使用大量的民工,人员流动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不安全因素和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也在增加,这些都给安全管理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一个系统运行的好坏和安全状态如何,除了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工艺条件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可靠性。安全管理就是要控制和消除人-机系统中不安全因素,使人-机关系更加匹配。事故发生主要是人、机器、环境三要素协调不良所致,而这三个子系统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可以影响机器、环境子系统,如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要靠人去改变,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靠人去创造,反之亦然。所以,在这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进行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改“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必要性
1、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员工的安全素质不高形成“要我安全”的局面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以规章制度、责任制来规范人的行为,纯粹以奖罚手段来规范人的活动,对人的管理主要从“管”的角度出发。但制度具有非完美性、非灵活性和强制性等缺点,因而造成了“要我安全”的局面。靠这种传统的安全管理不能更好地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自觉反“三违”的积极性。我们看到某些工作岗位的职工不规范戴工作帽的现象,平时的安全检查,对这些行为也给予指出,甚至扣奖金,但一段时间后,这部分人还是“旧病复发”。这部分人并不是不知道如何规范戴帽,更不是不知道规范戴帽的安全性,而是心里存有侥幸、麻痹大意、贪方便的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安全”在员工心中的地位不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安全基本知识和技术,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事故隐患。这些行为还表现在,工作时不自觉佩戴好劳保用品、机器设备带病运转、设备传动部分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检修设备时不挂警示牌、出现“三违”现象等等。
 2、企业领导的安全观,也存在“要我安全”的状态
个别企业领导由于外部压力,如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新闻媒介宣传以及上级领导的干预,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要我安全”的被动局面,上级主管部门发下来的文件,签发了事,至于下面落实、执行得怎样,从不过问;对上级的安全承包,不得不应付,也来一个层层承包,从不抓安全的基础工作,造成了以包代管的局面;再说上级主管部门要来安全检查,则布置下面自查自改,等上级检查过后,安全工作照原样松驰下来,领导又去忙于抓生产、抓效益了;应付了上级一阵子的承包、检查后,再很少过问安全工作。只有等下一次的承包、检查等“运动”,才再次触动领导抓安全的神经,领导们很少象抓生产、效益一样,主动去抓安全、管安全。因而,领导的安全观念,也是造成“要我安全”局面的因素之一。
有些领导,把“安全”看作是安全主任的“事”,凡事无论大小,只要与“安全”拉上边的,都由安全主任“管”,主要表现在安全检查和整改是安全主任的份内事;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你安全主任提出整改方案后我才去整改;或者查出了事故隐患,又舍不得花钱进行彻底整改;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也全由安全主任负责制订;从来不主动组织班组长进行岗位安全检查和整改,形成了“等、靠、要”的习惯。
因而,

HSE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267 KB
  • 时间2018-08-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