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且“读”且珍惜
摘要: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从单向、线性、顺时模式转变为交互式、体验式和个性化的模式,这些改变逼迫传统出版业转向移动互联网,在营销方式、阅读体验和商业模式方面重塑出版业。大数据时代,信息及其衍生需求成为出版的内容,移动出版的本质是将内容数字化、网络化,从而实现阅读的富媒体化,以新媒体、全媒介、平台化打造品牌影响力。阅读的分众化、个性化阅读需求,出版社需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文字的收集和编辑的传统优势,迅速转型,依据消费者的意愿对内容定制和定价,并利用移动互联网加速发行和内容更新,以紧跟时代步伐。
关键词:出版;移动互联网;碎片化1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随着WiFi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态势席卷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电脑的便携化和手机的智能化,阅读变得无比简捷、丰富和多元,阅读从单向、线性、顺时模式转变为交互式、体验式和个性化的模式,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幸福地阅读着”。“这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信息和媒介无所不在,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我们被信息包围,每个人成为完美的多任务处理机器人,信息过载,有价值的内容和冗余的信息裹挟而来,我们逐渐被碎片化的生活所笼罩。
”①可以说,网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人们都在劳碌奔波,快速交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碎片化思维,已将安静、富有质感、散发着油墨香的纸质阅读优势击碎。这个行业将会以一种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体系稳定下来,未来我们再谈起出版业,将不是过去的概念。科技发展一直在改变人类生活,但有时候科技进步所造成的产业冲击也很残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媒体都处于业绩下滑趋势,甚至不少媒体正在倒闭、重组。尽管已经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进军,但受困于生存模式壁垒,媒体转型创新成功者并不多见。出版社曾是出版产业链的龙头,如今遭遇的种种困境,折射出这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电商对销售终端的突袭,电子图书对市场的蚕食,文学网站对读者的分流,作家们开始数字化创作,互联网思维改变了阅读习惯……如何在碎片化时代保留话语权,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道现实命题。
2移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业
虽然旧出版体系和商业模式正在被颠覆,传统出版业在移动互联时代依然拥有巨大商机。但能否抓住机会,关键在于出版业自身的革新与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出版人的思维方式要移动互联网化,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重构下的出版业。出版社需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用户思维方式和消费行为,并采取不同的运营对策,实现出版社的网络化。互联网时代,信息产生更快,生命周期更短,阅读产品要不断考虑用户的体验,不断进行更新。由此,出版从业人员,不仅是编辑内容,还要关注用户体验,运用互联网思维,站在读者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作品,以读者接受程度来修订内容,逐渐成为
“产品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版社不再是简单的“内容提供商”,而是“体验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出版,发行部不再销售产品而是内容服务,甚至需要为读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将营销变身为客服。出版社发行人员要改变思维方式,从目盲的大众化的营销(一级、二级的代理商),变为直面购买信息者,这就要求发行人员要成为客服专员,通过社交媒体,成为某一用户群组的召集人、沟通人,并能
大数据时代,且“读”且珍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