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
在课间闲聊时,和我同教一班的搭档老师总好问我:“我们的学生怎么都那么爱上你的美术课呢?且上过美术课,做好作业都象着了魔似的,连课间也舍不得休息,坐在那里入神的画呀,描呀,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那入迷劲让人嫉妒,你是不是对他们施了魔法?”每当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其实我哪会施什么魔法呀,只不过我上课时想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美术课感兴趣,并且我在教学课程中不好批评学生,和他们和睦相处,常点每个学生的优点,多鼓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但让他们喜欢老师,也让他们喜欢画画。设想一下如果学生看见某课老师不烦就怕,哪会有心思学习这门功课呢?
在巡视作画和作业评论时,我都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幅作品,和学生一起找不足然后表扬优点,说出作品若怎样画,效果会更好,更适合,等等,学生听了,心里很高兴,很踏实,然后会积极地,也很服气的把画修改好。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多用鼓励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实施呢?下面我认浅谈的方法,说一说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鼓励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怎样才能做到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呢?我认为鼓励审美个性,不但但鼓励学生能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而且能学会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因为我曾经记得一位美学家说过:“有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对于某同一个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者不同,审美者的心境不同,审美者的学识经历和情感个性不同,不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审美观点,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美术材料,由于学生各异,每个学生审美情趣不一样,学习美术的功底也不同,就不应该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现有的审美能力下,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审美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效果,使学生各自的审美想象力自然得到发展。如在欣赏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群
马》图时,我首先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情况,其次,学生自由看画,并思考几个问题:①作品画的是什么?②怎么画的?③笔法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到效果好,有美感?最后,我再让同学们小组内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说出各自的想法和看法,并作全体总结,说出每个同学的优点,鼓励他们的审美个性,进而启发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的理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自己有了主见,不依服别人观点,有了自我激发的上进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意识。
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每次上美术课,我总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手接触材料,动手试一试他们对材料反复接触和多次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及有关作画制作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制作课上,我从不一步步让学生跟着我做,而是让学生先熟悉材,反复接触和琢磨,并讲解材料的特点,讲解不同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创作,制作过程中,小组可以合作交流,互相探讨,最好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一幅作品,当然,学生在制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败挫折,这在巡视过程中要随时鼓励他们反复练习,并加以指点,让他们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而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制作时快乐和制作成
浅谈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