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探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探究
[摘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笔者对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滑坡成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38-1
0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导致边坡开挖的数量大幅增长。但是边坡开挖常常会使原有的植被覆盖层遭到破坏,致使边坡的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导致滑坡现象的出现,给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一系列难题。因此在进行高度公路设计时,必须重视对边坡综合防护的设计,避免出现滑坡灾害。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受暴雨和洪水的影响,该滑坡开始滑动,后缘出现拉张裂缝,前缘则造成左幅 24# 墩桩基础破坏。本滑坡平面上分布面积约为 8200?O,另根据钻探成果,本滑坡滑体平均厚度30m 左右,因此滑坡体积约为 m3,属于大型滑坡。
2滑坡特征

滑坡区地形总体下陡上缓,上部自然坡度 20~30°,下部为一陡坎,高 10~20m,雾渡河河谷平均宽度 40m 左右,河床标高300~305m,谷底总体较为平缓。

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勘探成果,滑坡区地层由上到下可分为四层。(1)块石层:该层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最大揭露厚度达32m,其块石多为灰岩或白云岩,块径极不均匀,小至数十厘米,大至数米,块石间多由碎石和粘性土填充。(2)碎石土层:,灰黄色或灰褐色,中密,碎石成分以灰岩、白云岩为主,粒径1~3cm,含量 60%~80%,呈棱角~次棱角状,夹杂黄褐色粘土。(3)粘土层:该层在滑坡范围内分布较为连续,揭露最大厚度 ,总体呈黑色、黑褐色,软塑状,局部为黄褐色,含少量碎石。该层直接产出于基岩上,从分布高程、产出厚度来看均较稳定。(4)炭质灰岩层:灰黑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未见溶蚀现象,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呈碎块状。该层属震旦系陡山沱地层,在区域上广为分布。

在本次对滑坡的钻探勘探过程中,ZK2 和 ZK3 两钻孔揭露的滑带土擦痕十分明显,均产出于黑褐色粘土层中。其中ZK3 所揭露的滑面擦痕显示倾角为 20~30°,由于该钻孔已接近滑坡前缘部位,我们推测其产状应为反倾产状。通过钻孔揭露的滑面位置,结合滑坡后缘拉张裂缝的产出状态,基本可以确定滑面的空间分布。根据地表裂缝的张开方向以及滑坡边界的产出状态,可以确定本滑坡主滑方向近南北向。
3滑坡产生的原因及诱发因素分析
滑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造成滑坡。比如在发生地震时,可能造成地质岩层和地质构造出现变形,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人为对土体进行挖掘时,地表水会渗入深处,从而导致土体滑向空穴地。诱发土体滑坡的最主要因素是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在建设和改扩建工程的过程中,经过调整,边坡应力的平衡性会被打破,就会导致坍塌或者滑坡的出现。此外,在对边坡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土质的选择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施工标准,其透水性差,在风化和雨水冲刷的长期作用下,坡面会形成软弱面或者出裂缝现象,这会大幅度加剧滑坡的形成

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