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工商局工作总结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全面开展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我局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于2008年11月,分别开展了基层工商所述职述廉活动,聘请行业监督员现场就工商业务知识及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经营者权益和消费者利益、“两费”停征后市场如何监管等热点问题进行质询并于当场解答。通过述职述廉增强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廉洁勤政,有利于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设和执法行为规范化。
二是加强效能建设,督促办事提效。认真开展“六查六看”为内容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制,确保职能到位。我局认真梳理已有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和新时期、新阶段特点,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印发《xx县工商局制度汇编》,明确硬性举措,细化、量化操作办法,体现制度在全系统的治本作用,以推动规范化建设。我局出台的《xx县工商局服务承诺制度》明确提出登记手续齐全的必须在2日内办理完结。
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弘扬正气,制歪风邪气,努力打造“三个过硬”的工商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激活用人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今年我局有4位同志职务晋升,其中1人提拔为主任科员,2人提拔为副主任科员,1人从副主任科员任命到领导岗位工作。
二、大力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着力维护食品安全的消费环境。今年来,我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检查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巩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为契机,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为重点,以市场巡查为抓手,建立了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建立了经营者自律、工商门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机制。一是提高监管科技含量,大力推进“诚信通”系统。完善商品上市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食品进货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制度,提升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推广运用“诚信通”系统。全县“诚信通”系统现已安装255户,完成了城市商户安装率85%,农村商户60%的目标。二是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 12315”系统建设,积极推进“12315”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市场、进商场。截止目前为止,分别与84个社区、行政村签订了协议书,全县设立五个“12315”投诉站、联络站台122个(其中以各工商所设立投诉站5个,以社区居委会设立投诉站5个,学校设立投诉站4个,宾馆4个,企业7个,超市7个,景区9个,农贸市场1个,行政村80个)。三是加强对流通领域内商品的抽样检验。按照县局制定的《xx县工商局2008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计划》,全年开展商品质量监测6次,分别对我县酒类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月饼糕点类市场、茶叶市场进行抽检。共监测商品品种15个计69组,其中56组合格,13组不合格,对不合格商品分别进行了退市、销毁和立案查处。四是开展商品快速检测。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快速检测工作的有关规定和《xx县工商局食品快速检测箱管理使用规定》,把快速检测工作作为开展食品监管的辅助手段,目前共开展快速检测82次,检测品种30余种,结果均为合格。
(二)强化市场巡查,开展打假保优,着力维护各类市场交易秩序。
一是认真开展无照清理活动。为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县局在2007年“无照清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严厉打击无照经营。2008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09人次,检查经营户2500户,查处无照经营案件5件。同时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通过提前预警、部门协调等多种方法使全县持证照率和悬照率达100%。二是认真做好奶制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根据省、市局部署,多次开展奶制品市场清查行动。截止目前,在奶制品市场专项整治中,我局出动执法人员538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864户次,、问题液态奶32公斤,为消费者退换问题奶制品85公斤。三是加大食品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销售不合格食品、无证无照经营食品以及销售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案件12件,查获销毁假冒伪劣调味品15公斤、儿童食品70公斤、保健食品30公斤、酒类300公斤、饮料188公斤、月饼20公斤。四是建立打假工作机制,联合厂商开展打假活动。今年以来分别与县烟草专卖局、安徽金种子、五粮液、剑南春等厂商开展了假卷烟和酒类联合打假行动。同时,我局建立了
“打假保优”资料信息库,通过县局“打假保优”办公室致函各大知名企业,收集整理其产品的真伪识别方法、特色标记、商标、包装情况及已掌握的假冒、侵权情况。充分利用这些有利信息开展专项打假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
工商局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