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与蹲着的奥妙
曾经,我或独自一人,或邀约蜜友一起去逛商场逛超市“轧”步行街,昂首阔步,满脸是消费者的自豪;曾经,我站在三尺讲台,一面滔滔不绝,一面俯瞰台下,洋溢在脸上的是居高临下的自豪。直到有一天,我为人母,带着不到三岁的儿子去逛街,这个平时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居然不喜欢走路,总是要大人抱着,起初我以为他的懒病犯了,苦口婆心地对这个“幼”不知事的小家伙讲道理,可是后来我发现,无论我用什么办法,即使用武力威胁,他也只是勉强走一段,最终还是要回到我的“怀抱”里来。一次偶然,我看了一篇讲述关于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文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不走路,是因为从他们的视觉角度看到的世界和成人看到的完全不同,而商场商铺几乎都是从成人的视觉角度设计的,试问,有谁不想看到世界最美的一面呢?儿子虽小,但亦如此。作为母亲,我们不仅要会满足孩子的要求---抱着孩子看世界,更多的时候,我们要陪着孩子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打开另一扇窗户,去发现不一样的美丽。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居高临下享尽师者的威严外,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蹲下来,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和睦的新型的关系。在师生间建立这种平等的关系,正日益成为教学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既是一个理论和观念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 强调师生间平等性的原因
所谓师生间的平等,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同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之所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这样的一种平等关系,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 传统的专制观念限制学生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乏真知灼见,比如推崇“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倡长者、师者“不耻下问”等等。但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相适应,在师生关系上,专制的、绝对服从的、甚至是奴化的人格不平等主张,一直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延续数千年的中等。虽然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现代教育,但包括在师生关系学上的专制观念在内的各种封建教育的“遗毒”,仍然影响着不少现代教师。当然,这种影响是潜意识的、不自觉的。例如,许多教师总让学生对自己有敬畏感,总是在推崇一种我训你听,我教你学,我管你服的旧式教育教学格局,而且时常伴以行行色色的强制灌输与惩治,使学生缺乏生动活泼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新人,平等、民主的观念是这种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有十多年的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如果这么长的时间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就会忽视和抹煞了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这样许多学生就会变成一个畏首畏尾的
“小老头”“小老太”,就会变成唯唯诺诺的缺乏坚强意志的庸人。甚至可以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会限制人才的成长,甚至扼杀人才。
二、 体现师生间平等性的做法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1. 处理好平等与灌输的关系
教师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不能没有适当的灌输。传统的思想教育,是必须把有效的灌输作为手段的。但这种灌输必须以平等为前提,摆脱传统的“私塾”式教育的影
站着与蹲着的奥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