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越南与中国的爱恨情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越南与中国的爱恨情仇
越南和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纠葛。
从秦始皇的征战开始,此后的几千年里,越南和中国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岁月,对方的性格与习惯早已在不经意间悄悄融入了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浸润了整个越南的历史。而越南对于中国的文化则全盘接收。中国几乎所有的节日在越南都有对应。”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越南受中国的影响非常深。
在越南,我们不难找出中国元素。例如,越南女性的传统服装奥黛就与中国的旗袍非常相似。但不同的则是,越南奥黛开衩更高,需要另加一条长裤。据越南史料记载,最早的奥黛是北方越南的女人为了纪念一对勇敢抵抗中国入侵的姊妹而设计的。
越南人对于奥黛由来的叙述无形之中预告了越南与中国复杂纠缠的关系。的确,中国与越南就好像一对命途多舛的邻居,矛盾与争吵所带来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两人之间的关系走向也更加扑朔迷离。
儒学及风俗文化
在越南,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佛教次之。
在首都河内最古老的国子监里,孔子的画像被恭敬地挂起,门栏刻字之处皆为汉字,牌匾旁则列着越南文翻译。作为越南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河内的国子监是学术的最高象征。
而越南人习惯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称为儒教,或称孔教。孔子总结归纳了前人的言论以教示天下,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派――儒学,后来又受到历代封建帝王的推崇,这就是儒教的由来。
据记载,儒教自汉代起传入越南。两千多年来,儒教对越南的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
从首都到乡村,有文庙、文祠等供奉、祭祀孔子的建筑,每年从皇帝到基层官员、百姓都要举行祭祀的仪式。
同时,与中国相似,祖先神灵崇拜在越南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即使在佛教的寺院里也供奉各种越南神灵,佛教信徒同样崇拜祖先。有的地方佛寺还兼具宗祠的功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越南的农历跟中国一样,也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每年也有24个节气。许多家庭都立有祖先的牌位,每逢初一、十五就进香祭拜。
需要指出的是,越南也有12个生肖属相。所不同的是中国卯年属兔,越南的卯年属猫,但其余11个属相都相同。
此外,越南还有许多传统习俗与中国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其中,春节是越南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表现形式也最为隆重。辞旧迎新,放爆竹,包年粽……
同中国习俗一样,越南人过春节时,家家户户挂的年画,一般都是“胖娃娃”、“老鼠迎亲”等。同时,越南人还在家里贴上“福”、“喜”
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
他们也会在大门两旁贴上大红春联。春联早先用汉字书写,文字改革后,现在用汉字书写的春联很少,而大部分春联改用越南文体书写。但是在具体写法上,仍然按照方块字的格式,从上往下逐字书写,也仍然是上、下联相对。
而越南其他的建筑大多也和中国类似,通常以龙、凤图案作为装饰,不少建筑上还有写有“福”、“德”等汉字。越南人家中的供台上则有“恭喜发财”、“富贵平安”等字样。
有专家表示,越南的语言词汇有超过60%是从汉语借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从秦朝开始,汉字就逐渐传入越南。因此,汉字是越南使用过的第一种文字,被越南人称为“儒字”。
据了解,越南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达两千多

越南与中国的爱恨情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