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宜都市王家畈乡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0-2012).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宜都市王家畈乡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0-2012)
发布时间:2010-03-03
信息来源:王家畈乡
字体:【大中小】
一、规划背景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王家畈乡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王家畈乡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千方百计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农村村乡规划和建设:目前,全乡17个行政村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按照修路、通水、改网、强产业、增收入、整村貌的规划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长期困扰农户的路、水、电、通讯等瓶颈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庄环境得到美化和净化。
2、农村公路建设:至2009年底,全乡农村公路现有里程达到528公里,其中县道 2条86公里,乡道3条29公里,村道路413公里,初步形成了村村相通、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
3、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乡目前有5座小二型水库,264口堰塘。目前水库已整治加固,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乡政府每年都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向全乡人民公开承诺的实事,集镇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王家畈乡17个村13248余人。
4、村乡绿化与农村沼气建设:全乡村乡绿化工程基地较好,全乡绿化率达75%。农村沼气建设方面,截止2009年底,全乡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5000户。
5、农村电力、电信和宽带入户工程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结束,实现同网同价,10个行政村委会都安装电话和宽带上网、电脑办公,实现信息畅通。
(二)制约因素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不能满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农村公用基础设施薄弱。全乡农村相当一部分地方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电力、通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二是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农村公路晴通雨阻,抗灾能力低,路况差,在413公里的农村公路中,未硬化道路263公里,占全乡农村公路总里程的64%,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养护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农产品安全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依然落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村庄公益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村容村貌整治进展缓慢,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特别是卫生改厕、村街硬化、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管护责任不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老化失修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
4、建设资金整合难、配套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范围广,管理涉及发改、农业、交通、水利、建设、财政、林业、扶贫等20多个部门,各项涉农资金都是条块分割,多属专项资金。
5、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为上级、本级财政投入,由于市、乡财政状况比较困难,因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全乡大多数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二是投资主体不明确。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长期不明确,又未能形成正常的、系统的投入机制,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省市有关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新农村试点乡建设为契机,以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出发点,立足王家畈乡实际,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政府支农投资相结合,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完善功能。以行政村为单位,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做到水、电、路等综合配套,统筹规划到位,减少重复浪费。
——坚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从乡村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填凹补坑,优先选择交通便利、条件较好、人口集中、收入较高的乡村,作为第一批规划村,充分考虑村乡财力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尊重不同地域的传统和风俗,注意保持农村的特有风貌,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节约土地,优化配置。专项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坚

宜都市王家畈乡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0-20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