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区定位用地布局和控制 2
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兼容控制 3
第四章地块划分和规划指标控制 5
第五章建筑间距、限高、后退红线距离 6
第六章四线规划控制要求 6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7
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九章城市设计引导 8
第十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
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10
第十二章竖向规划 10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控制 10
第十四章附则 11
附录 11
总则
规划目的
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岸线核心区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和旅游会展度假中心,是环巢湖旅游线路的启动区。为全面发挥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岸线核心区的功能和作用,打造合肥市经济中心的核心区和引领区、提升城市形象的标志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代表区,特编制《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岸线核心区地块控制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位于巢湖北岸,以滨湖核心为依托,由上海路—杭州路—衡山路—云谷路—湖南路—珠江路—环湖北路形成的,呈近似三角形的地块。南临塘西河公园,西南面是北涝圩。。以上范围内的各项土地使用和新建、改建建筑活动均应按本规划进行。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令第7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国务院令第256号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2009级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建设部令第146号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
6、安徽省地方标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
7、《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2007年修改)
8、《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9、《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令第7号)
10、《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年)
11、《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8年)
规划原则
1、深化总体规划,落实规划指标。
有机协调城市功能。承上启下,深化落实《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其他相关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地块的控制引导体系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
2、落实控制指标,指导开发建设。
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3、结合预方案,提高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结合城市设计,制定控制指标体系,指导地块的下一步开发建设。
第二章规划区定位用地布局和控制
功能定位
打造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引领区和以旅游会展业带动的滨湖休闲区。
规划结构
片区:规划用地由一个中心区和五大片区组成,中心区为环内湖的滨湖休闲区;五大片区分别是文化娱乐区、精品风情商业区、高档商住区、商业服务区、金融商贸区和滨湖休闲区。
道路:庐州大道、包河大道、云谷路、环湖北路四条交通主干道构成道路基本骨架。
轴线:纵向轴线有四条,一条文化会展轴线和三条绿地景观轴线;横向轴线有三条,皆为绿地景观轴线;斜向轴线有三条,分别为水景轴,慢行交通主轴和滨湖景观轴。
景观:主要景观轴线有八条,横纵各三条,此外,还有滨湖景观带和水景轴两条斜向景观轴。规划了包括中心景观区、一级景观节点、二级景观节点的三个层级的景观节点,由景观轴串连成绿地景观系统。
节点:主要节点包括文化中心、景观中心、休闲中心。
用地规划布局
1、核心区:
位于内湖沿岸的滨湖休闲区为此次规划的核心区。西侧有三块容积率相对较高的地块,为前来旅游休闲的人们提供购物、住宿等服务,体量巨大的商业中心与度假酒店遍布于此,形成了区域重要的要的高层建筑组团,结合沿湖景观带和商业带,必定会吸引大量的人群。
沿湖的长方形地块规划为滨湖餐饮中心,为游客提供各色餐饮服务。
椭圆形的地块是呈岛状分布于内湖南面,是高级商务设施用地。
东侧地块规划为滨湖游乐场,滨湖摩天轮是该地块的标志性构筑物。作为游乐中心,该地块是环巢湖旅游重要景观节点和中心区域,大型游乐活动将会在此举行。
2、五大片区:
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2009级
东侧片区一为居住和商业混合的精品商住区,它紧邻巢湖和金斗公园,环境宜人,风景优美,适宜人居,可以打造成滨湖soho城,吸引各类工作和居住的人群。
片区二是商业设施用地,以零售业、餐饮和住宿为主。为周围居住区和金融商贸区的人群提供商业服务。左侧有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中央公园不仅为周边居民服务
文本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岸线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