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回忆我的父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回忆我的父亲


1988年1月22日下午,我在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复习第一个学期的应考课程,当我回寝室去拿饭盒的时候,在寝室值班室的黑板上,写着有我的电报,我的心怦然一跳,把电报取出扯开一看,我的父亲过世了。我的双腿陡然站不稳了,泪水夺眶而出,我喘着粗气,走进寝室,倒在床上,心痛如绞,向班主任请了假。第二天下午,赶到家里时,父亲的遗体已安放在寿棺里,当我看到仰面躺着、安祥而不能说话的父亲时声泪俱下,痛哭流涕。
将父亲安葬之后,我就只有在回忆中,在梦中见到我勤劳、忠厚的父亲了。父亲用来教育我们儿女的几句话却常常在耳边响起“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人心要实,火心要空”、“看到人家在做走近三步,看到人家在吃走开三步”、“天亮了睡不得多久,天黑了歇不得多久”、“勤快做事,和气做人”、“心里无邪念,辛苦也是甜”、“多怪自己,少怪别人。”这些话我深刻地记着,在我的人生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勉励作用。
我很惭愧,对父亲的身世没有作过认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我1975年初中毕业时,因大队里的主要领导不推荐我去读高中,要我回乡做新型农民。况且两个姐姐都出嫁成家了,哥哥也为人之父,另立门户了,我和父母亲疲于劳作图生存,出勤挣工分,打柴为生火,学木匠图前程。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加大,生活的安逸,特别是XX年1月母亲的突然谢世,工作之余,每当节假日的来临,“去看看老人家”的休闲安排缺失了,思父想母之情常常油然而生,常常梦见父母爱护、激励我学会生存的情景。我在键盘上经常不由自主地敲打出“父亲母亲”的字眼,于是我就边思边想写下了对父亲的回忆,以飨思念之饥。
我的父亲叫李菊开,于1917年11月3日出生在莲花县六模村一个农民世家,祖父突然去世时,父亲才7岁,是我的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伯父拉扯大的,父亲成长的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而且为人特别善良、宽容和乐于助人,从来不会因为拈轻怕重,争益吃亏与人吵闹,总是主动去干吃苦受累的农活,在生产队里熟悉四季农活、犁耙铲锹、扛木打石、牛龄猪膘等等,村里的和周边的村民都称他为“老者”,“菊开老者”的雅名由此享用一生。家里的、里里外外的事他都担着。他读了点书,会写点字,常说要讲“仁、义、礼、智、信”,会说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讲些《三国演义》的故事,《红楼梦》的一、两句诗,《水浒传》的几个人物,《聊斋》里善良的狐狸精等;也懂些族规民俗、山界田地、罗盘风水、人情世故、红白喜事的礼仪。
我的父亲身高一米七五,体魄健壮,吃苦耐劳,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他满腔热情地参加了莲花九曲山钢铁厂炼钢铁大会战。当时我家的长子大哥患了痢疾病再加脱水,病情严重,瘦小且劳动能力低下的妈妈,既要带养四个未成年的小孩又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挣工分,家境十分贫困,大哥的病在无钱又没有很好的照顾中拖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离开人世时才12岁。父母为此在悲痛中生存,在泪水中度日,在疲惫中劳作。为了将来家里多有个劳力,尽管生活困难,我还是出生了。听母亲说,父亲很喜欢我,只要有点什么好吃的就往我嘴塞,干农活回来一进门抱我、带着我,经常讲:“要教小儿读书,将来吃田埂上的米”。
我的父亲学了弹棉花的手艺,每年的秋收后,都要出去打棉花,手工打棉花是件很苦的活,主要是在高州乡或

回忆我的父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8-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