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周星驰怎样走上“神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周星驰怎样走上“神坛”

过去对周星驰的几次集体批判,都是由和周星驰相处不愉快的圈中大佬发起,然后其他与周星驰有过节的人士一拥而上;这次却换成粉丝文先走红,牵涉其中的人看了不忿才发声。巧合的是,当初周星驰从一个香港喜剧演员被举为“后现代主义解构大师”,推动力同样是普通网友的文字。关于《大话西游》的点点滴滴汇成大陆的网络文化新思潮,周星驰在年轻人心中光辉万丈如一尊神像。
看一个明星有多少铁粉,要看他身陷危机时民间舆论有多少反弹。这次周星驰被攻击,网络几乎是一边倒的煽情,在“周星驰身后坐着我们的童年”“我们都欠他一张电影票”这样的粉丝情书面前,孰对孰错,没有讨论余地。向太陈岚对周星驰的指责确实是一颗炸弹,但并未伤及周星驰的事业,而是炸出了他的“隐形粉”,让我们看到一个依然广受追捧的神坛上的周星驰。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周星驰?他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封神分水岭:《大话西游》成网络文化现象
1992年,《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公映,这是第一部正式进入内地市场的周星驰电影。观众原本准备看巩俐重演经典电影《三笑》,却意外接触了来自香港的“无厘头”文化。不适应的人没看完就立刻退场,也有人很喜欢。《唐伯虎点秋香》票房不错,进入了1993年上海十大卖座影片的行列。不过当时内地媒体还不太能欣赏周星驰,有报章如此评论:
“影片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内容虚假荒诞,演员表演肤浅,人物形象完全失真,令人恶心的镜头比比皆是,缺乏应有的美感。”
1994年,《大话西游》打算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一向出产艺术片的西影厂并不喜欢这个剧本,但考虑到周星驰的商业号召力,仍然与其合作。当时的副厂长张子恩觉得这部电影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只能算“文化垃圾”。
《大话西游》上映后的商业成绩并不算好。香港观众普遍认为这部电影凌乱难懂,最后香港票房为2532万港元,在周星驰作品中属中下成绩。台湾地区片商也大倒苦水,说“赔得很惨,以后对周星驰都没有信心”。收入最少的是内地,观众反应冷淡,不乏中途退场者,有些地方的电影院干脆没要电影下半部的拷贝。
没有人知道,一场狂欢正在惨淡中酝酿。据《大话西游宝典》一书考证,最早给《大话西游》好评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1996年,结束影院萧条放映的《大话西游》将拷贝传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立刻博得满堂喝彩,习惯了传统电影表达的学生初遇无厘头和时空穿梭,惊为天人。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剧本,背诵电影台词,研究月光宝盒的意义。有人开始通过盗版VCD反复观看揣摩电影。
真正在传播中发挥作用的是清华大学的理科男。1996年进校的清华计算机系学生肖刚回忆,水木清华BBS当时文艺气氛浓重,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生僻文艺片的影评。1997年国庆以后,他发现有人在水木清华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直到有人告诉肖刚那是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的台词,他才明白过来。肖刚很快到夜市买了盗版碟,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有光驱的北京同学家中观看。看完电影后,学生们为周星驰所折服,他们认为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还有很多,于是一到周末大家就集中起来看盗版碟,一起记下台词。几个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按播放和暂停键,有人负责听,有人负责速记,记下来的台词都要被传到B

周星驰怎样走上“神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