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道无形.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子养生开慧指南
王凤显校释
道篇
第一章观道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渺);恒有欲,以观其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大道无形,不言无名,不生不灭,万物归宗。可见之道,不是“恒道”;可语之名,不是“恒名”。无形无名,万物根宗;有形有名,母子相承。无欲心静,功德方生;不思不瞧,可见微渺。有欲神隐,道没凡心;只闻其声,不见其真;但见其影,不见其身。或有或无,同出一母,名状各异,根源相同。其中玄妙,谁人能通?妙在无欲,可入门庭。
[释义]该章作为第一章,既是上篇的总纲,也是全书的总纲。中心思想,在于点明世界的本原——大道以及认识大道的根本途径——无欲。
一开头,首先讲明“恒道”与“非恒道”,“恒名”与“非恒名”的区分。“恒道”,永恒普遍存在之道,无名,无形,不言,是万物之原始。“非恒道”,有名,有形,可以看清楚。
接着,讲明两种认识方法的区别:“无欲”,以认识微渺状态下的“恒道”;“有欲”,以认识有形物的运动规律。“无欲”、“无思”、“无为”是得道之门。
请君谨记:读《道德经》应改变以往的读书习惯,少用以至于不用思辨,而靠悟性以演之。
第二章悟道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志,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众百姓,想法多有错。行善未必善,天恶不是恶;从来美与丑,相成又相悖。有与无相生,难与易相成;长短相比较,高低互相倾;音与声和谐,前后如形影。圣人境界高,无为处事情;不言能传道,顺应万物生;生而不占有,顺其自然成;有为不记载,功成不居功。只有不居功,功德长不停。
[释义]本章讲领悟大道的原则。
一开头,一连串讲了事物相反相成、辩证发展的八个例子,意在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心想多做善事、美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多做不如少做,有为不如无为。无为以静处,无欲以学道,按大道做事方可成功。
学道的秘诀是:“无为”、“不言”,即静处以入静;万物对身体引起了反应,不要因惧怕而辞却;生了气感和功德后,不要企图占有它;既要有启动气机的意念,又不要单靠意念运气,而是静待功德自来;有了功德以后,不要停在原有状态中和原有水平上;只有功成而不居功,功德就不会离去。
第三章行道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智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译文]不崇尚志士贤人,以免民众分派械斗争论;不抬高奇缺货物之价格,以免良民为盗夜撬门;不显现引起贪欲之事物,免得扰乱民众之心神。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就是让民众充实肌腹而虚静心神,意志柔弱而壮骨强身,经常无机智、无欲念,使他们懂得不敢也不乱心神。圣人致力于太平稳定之事,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管不好的人!
[释义]该章阐述老子大道无为的社会观、政治观。其核心观点,是消除民众的私欲,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此,关键是圣人要坚持“为无为”的原则,即致力于消除扰乱民心之事,致力于防止和消除引起社会动乱的因素。学道、行道、传道,遵从大道治理天下,首要的前提是无私、无欲、无智、无为。
对于“无为而治”的观点,多有认为它是消极颓废思想的。其实,这是误解。它不过是主张人们不要做那些激发和助长私欲膨胀的事情罢了。重视思想工作,注意民心背向,此乃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这是老子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第四章体道章
道冲,而用之又不盈。潚(潇)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始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大道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又广大无穷。体道如临深渊,好清亮,好清静!它就是开创万物的根宗。锉去因急躁而产生的锐象,解除心绪不宁形成的纷乱情状,使自己的身心中和于亮光,使自己的身心同化于尘埃,天人合一,不分两样。那是何等的深远而幽静啊!实存于原始的地方。本人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其大象比天帝还要年长。
[释义]该章论述大道是宇宙的物质本原,并指出了认识大道的途径。
大道,是万物的根宗。这就肯定了宇宙的本原是大道。它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本原论,因为大道不是什么精神,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它又有旧唯物主义本原论的地方,在于认为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不同于耳闻目睹之具体物质形态。同时,还认为大道是独立存在而没有固定形态的原始物质状态,所以,又不同于反映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概念。
老子鲜明地否定了天帝是宇宙本原的观点,指出大道是天帝的祖先。这就说明,天帝

大道无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83 KB
  • 时间2018-08-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