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生的境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随笔)的写作特点:思路明晰、内容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
,学会质疑思辨。
(三)德育目标
促进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四)美育目标
感受本文蕴含的哲理美。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学习难点
对文中哲学术语或哲理性语言的理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接受它的启发,在它的指导下调整自己。通过它,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通过它,我们把自己展示在人面前。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是很容易被别人所窥知的,不可能一直隐藏着不为人知;他的谈吐他的眼神,他的仪表,都会泄露其中的秘密。这就像花的芬芳,虽然肉眼看不见,却马上可以察觉到。那么作为人都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哲学呢?让我们到《人生的境界》中寻找答案吧。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著《新理学》《新事论》等,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冯友兰
宗璞和父亲冯友兰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阐述的?
明确:本文旨在从人生的境界的角度去论述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
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深入探讨,重点解读
,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它在文中共出现了13次,这个词就是“觉解”。请依据下面三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深入探讨,重点解读
③……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解”就是觉悟、了解的意思,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分为哪几种境界?

《人生的境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kuilian1
  • 文件大小219 KB
  • 时间2018-08-23
最近更新